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動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號召,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益”老“益”小志愿服務實踐隊于7月15日前往江西省信豐縣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執槌共譜鄉音暖,俯耳傾聽歲月長
在新水塘村幸福院,實踐隊員們零距離體驗了老年藝術團的歌舞表演,虛心討教傳統鄉間樂曲的演奏技藝,并執槌試奏,與老人們共譜鄉音。其樂融融的互動,讓長者的藝術熱情在鄉村振興的春風中煥發新彩。在探望老人時,隊員們則化身溫暖的陪伴者,俯身傾聽長者追憶油山深處的往昔歲月,細致關切老人的生活起居與身體狀況。此次活動,實踐隊以青春的溫度,生動踐行了新時代青年尊老敬老、服務民生的真摯情懷與責任擔當。

多維課堂潤鄉土,演練安防護成長
在幸福院活動室,針對當地留守兒童,實踐隊員先后開展成語課堂、紅色知識宣講、防溺水安全教育和趣味運動會等精彩活動。在成語課堂上,一幅幅生動圖畫鋪陳開來,這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隊員們也俯身講解,將成語背后蘊藏的智慧娓娓道來,為鄉村兒童開啟了一堂充滿文化溫度的教學實踐。為聚焦暑期兒童安全,隊員們則化身“安全小導師”,組織孩子們進行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在互動體驗中傳授防溺水知識;顒蝇F場,講解聲、演練聲、歡笑聲此起彼伏,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讓關鍵的安全知識深深烙印在孩子們心中。

重履烽火油山路,游擊詞中礪初心
為追尋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色足跡,實踐隊來到信豐縣油山鎮的贛南游擊詞主題園。在這里,實踐隊員們懷著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穿行在蜿蜒的游擊小道上,深切感悟那段艱苦卓絕的斗爭歲月。行至陳毅元帥療傷處舊址,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在這處見證革命者堅韌與樂觀的簡樸場所中,隊員們俯身觀看鐫刻于展板上的《贛南游擊詞》,字里行間,既有“天將曉,隊員醒來早”的艱苦卓絕,更有“靠人民,支援永不忘”的魚水情深。

探訪橙園科技地,科技賦農綠意長
為深入了解科技賦能臍橙產業的創新實踐,實踐隊員們走進了信豐臍橙科技小院這片科研熱土?萍夹≡焊咝Ь珳实“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翱翔于果園上空執行植保任務的無人機及大幅減輕勞動強度的機械化施肥設備,勾勒出一幅智慧農業的生動圖景。然而,科技攻關的腳步并未停歇。當地農技人員坦言,被稱為“柑橘癌癥”的黃龍病等病害,仍是威脅果園健康發展的嚴峻挑戰,這凸顯了持續深化科研的緊迫性。作為連接科研前沿與生產一線的關鍵紐帶,信豐臍橙科技小院正聚焦產業痛點,致力于為信豐臍橙產業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探尋更優的科技解決方案,為臍橙產業的綠色未來筑牢根基。


此次“益”老“益”小志愿服務實踐隊以“薪火相傳,青繪鄉卷”為主題,緊扣服務“一老一小”和鄉村振興主線,從幸福院歌舞相融的溫情陪伴,到兒童課堂寓教于樂的安全守護;從油山深處追尋紅色印記的堅定步履,到科技小院里技術賦農的實踐探索,實踐隊以青春之名扎根鄉土,以赤誠之心踐行擔當。未來,這支青春力量將繼續以薪火為炬,以鄉卷為紙,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把“傳承”融入步履,讓“擔當”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