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青春力量,思政浸潤鄉村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醫路同行” 三下鄉活動側記
6月30日至7月6日,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醫路同行”實踐團隊赴廣德市新杭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將專業服務與“行走的思政課”緊密結合,在助力鄉村康養發展的同時,讓隊員們在實踐中接受思想淬煉,實現成長與奉獻雙收獲。
三下鄉活動中,團隊聚焦鄉村健康需求,積極開展多項務實服務。在新杭鎮橫崗村、箭穿村等地,隊員們為當地居民測量血壓、血糖,耐心解答健康疑問,同時開展急救知識宣講,現場演示心肺復蘇術操作流程,手把手教學,切實提升居民的急救技能。
團隊還深入路東社區、流洞社區,通過發放問卷、面對面交流等方式開展健康認知調研,并走訪當地衛生院,與鄉村醫生座談,詳細了解基層醫療服務的現狀、難點與需求,為后續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建議積累了豐富素材。圍繞 “鄉村康養服務體系建設” 主題,隊員們走遍各村鎮社區,收集當地居民對健康管理、醫養結合、中醫藥保健等服務的具體需求,為優化鄉村康養服務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團隊還將目光投向鄉村振興成果,在合興村考察“荷花”“菊花”特色旅游經濟,探尋兩花產業帶動村民增收的有效模式;走進金雞籠村,調研“黃金芽”茶葉規;N植情況,探討特色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的路徑;參觀箭穿村史館,從一件件農具、手工藝品中感受鄉村文化的傳承與魅力;在磚橋村探尋千年古樹等文化遺跡,體會鄉村發展的蓬勃活力。
本次三下鄉活動同步打造“行走的思政課”,讓隊員們在紅色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
6月30日,團隊來到鄭大芳烈士紀念地和杭村史跡館,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聆聽革命先烈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事跡,透過泛黃的照片和詳實的文字記載,重溫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深刻感悟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緬懷為國家和人民犧牲的先輩。
7月1日,隊員們走進 “時空長廣 皖美新杭” 展覽館,通過實物展示和影像資料,重溫長廣礦區從艱苦創業到繁榮發展的歷程,學習一代代礦區建設者扎根基層、艱苦奮斗的精神;隨后探訪保安寺新四軍臨時戰地醫院舊址,了解戰爭年代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救治傷員的故事,深刻感悟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7 月3日,團隊拜訪了抗美援越老兵嚴國棟,老人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在戰場上與戰友們并肩作戰、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隊員們一邊認真聆聽,一邊為老人測量血壓、檢查身體,送上貼心的健康關懷。老兵 “保家衛國是軍人天職”的鏗鏘話語,讓隊員們深受觸動,紛紛表示要將這份愛國熱情轉化為學習和服務社會的動力。
一周的實踐活動中,“醫路同行”團隊的隊員們既用專業知識服務了鄉村,又在“行走的思政課”中堅定了理想信念。大家表示,將牢記此次實踐經歷,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持續關注基層醫療,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絢麗之花。
來源: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醫路同行發”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