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平陰縣特色玫瑰產業發展現狀,近日,“玫”好藍圖實踐團奔赴濟南市平陰縣玫瑰種植產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首站深入平陰玫瑰核心種植區,與當地資深花農開展深度訪談。通過實地考察與專業交流,團隊系統掌握了平陰玫瑰的品種特性、有機種植體系及精準農藝管理方案。調研發現,基地已建成智慧農業監測系統,運用物聯網傳感器實時采集土壤墑情、光照強度等關鍵參數,結合大數據分析實現花期預測與采收決策的科學化。在交流過程中,團隊成員重點關注了傳統種植技藝與現代農技的融合路徑,以及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現實挑戰,為后續構建產學研協同機制獲取了第一手資料。
實踐團第二站到訪平陰縣玫瑰研究所,與科研團隊進行專業交流。研究所專家詳細介紹了種質資源庫保護建設、新品種育種技術應用及標準化栽培體系研發等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精深加工技術展示環節,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現代化工工藝在玫瑰花茶、精油等產品生產中的創新應用,以及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質量控制體系。此次參訪使團隊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對推動玫瑰產業從傳統種植向高附加值轉型的戰略意義。
團隊在本次走訪中了解到,平陰玫瑰產業通過科技創新驅動,已實現從初級農產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的跨越式發展,形成了涵蓋生物提取、健康食品、美妝個護、文旅體驗等多元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這種以科技賦能為核心、以價值鏈延伸為路徑的發展模式,不僅顯著提升了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探索出了一條產業增效與農民增收良性互動的鄉村振興實踐路徑。未來,“玫”好藍圖實踐團將持續跟進玫瑰產業發展,針對性助力平陰玫瑰的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