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志愿團隊赴無錫博物院革命史陳列廳,開展了一場沉浸式紅色主題學習活動。在歷史講解員的引導下,隊員們駐足于泛黃的史料、珍貴的文物前,指尖仿佛觸碰到那段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共同走進了無錫人民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史。
無錫博物院革命史陳列廳前身為1988年建成的無錫革命陳列館,是江蘇省最早的地方革命史紀念館之一。其核心展覽《血與火的城市記憶——無錫革命簡史》,系統(tǒng)勾勒了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無錫解放的壯闊歷程。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實物、聲光電技術及逼真場景復原,生動再現(xiàn)了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與解放戰(zhàn)爭時期無錫兒女的英勇抗爭。
在震撼的光華門戰(zhàn)役復原場景前,時光仿佛倒流至1937年南京保衛(wèi)戰(zhàn)那最慘烈的一役。中國守軍以血肉之軀筑起防線,重創(chuàng)日軍,展現(xiàn)了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敵遺尸五百余具,僅10人生還”的記載,印證了此役對日軍囂張氣焰的沉重打擊。隊員們屏息凝視,先輩們保家衛(wèi)國的決絕信念,穿越時空直擊心靈。
尤為觸動心弦的,是那幅“錫流青年西行線路圖”。無錫陷落前夕,黨組織為保存火種,帶領一批愛國青年踏上艱險西行路。他們懷揣著同樣的青春熱血與赤誠理想,一面宣傳抗日救亡,一面尋找黨的組織,在廣袤的土地上播撒著星火燎原的希望。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雖面龐青澀,但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肩負起救國重任,勇赴未知的征途。
兩個小時的參觀短暫卻厚重。走出展廳,歷史的硝煙仿佛仍在眼前翻涌,時代的召喚已在耳畔回響。我輩青年定將銘記先輩以犧牲鑄就的豐碑,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把從革命熱土汲取的奮進力量,化作“郵”向未來的青春答卷——在求知路上砥礪深耕,于強國征程中勇?lián)鷹澚褐煟s續(xù)永不褪色的精神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