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筆書鄉韻,實干為墨繪振興:西石大學子深入勉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重要講話和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2025年團中央暑期社會實踐的文件精神及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的相關要求,培養當代青年自立自強意識與實踐能力,2025年7月5日~7月8日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青春智匯,沃野躬行”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漢中市勉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尋跡諸葛,品鑒古今
7月5日,實踐團前往勉縣武侯祠參觀學習。該祠始建于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占地80余畝,現存明、清風格古建筑30余座、150余間,集建筑、雕刻、繪畫、書法、文學及園林藝術于一體,堪稱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殿堂。在講解員的細致解說下,成員們深入了解了諸葛亮的傳奇生平,品味每一處建筑背后的歷史典故,感悟其承載的文化精髓。參觀學習后,實踐團與當地負責人展開座談,分享實踐心得,并協助拍攝武侯祠宣傳片,以影像助力文化傳承。
探秘馬黃,智助三農
7月6日,實踐團深入勉縣茶店鎮馬黃嶺村開展中藥材產業專項調研,重點考察了當地三大特色道地藥材——天麻、豬苓、黃精的產業發展現狀。在村支書全程陪同下,實踐團先后走訪了標準化種植基地和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通過實地觀摩、深度訪談等方式,系統掌握了藥材種植技術要點、市場價格波動規律及產銷經營模式等關鍵信息。調研發現,盡管馬黃嶺村中藥材品質優良,但仍面臨產業鏈條較短、深加工能力不足、專業人才匱乏等發展瓶頸。針對這些問題,實踐團結合專業優勢,與村委會召開專題座談會,提出了"校地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建立市場價格預警機制"、"開發藥食同源衍生產品"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解密魔芋,智富鄉村
7月7日上午,實踐團前往勉縣錦泰實業有限公司魔芋產品開發暨精深加工基地開展產業調研。在企業負責人帶領下,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創新經營模式。據介紹,該公司通過"保底價+市場溢價"的收購機制,確保魔芋種植收益持續高于傳統作物,目前已帶動周邊200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真正實現了"小魔芋"撬動"大產業"的鄉村振興示范效應。調研過程中,實踐團實地觀摩了魔芋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從鮮芋分揀、自動化清洗切片,到低溫烘干、精細研磨,再到終端產品研發生產線。在智能化生產車間,一粒粒魔芋經過20余道工序的淬煉,最終蛻變為高附加值產品。有成員感嘆:"這條'從田間到舌尖'的完整產業鏈,不僅連起了農戶的希望,更鋪就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問道漢水,尋夢溫泉
了解到勉縣目前旅游業以及民宿產業高速發展,7月7日下午,實踐團成員驅車來到九昱漢水溫泉酒店,通過與酒店經營者面對面交流等形式進行實地考察。在與工作人員的訪談過程中,實踐團詳細了解了溫泉鎮特色民宿的建筑風格、消費群體、基本價格、經營狀況等基本情況
政校聯合,青春同行
7月8日上午,共青團勉縣委員會與共青團西安石油大學委員會簽訂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優質平臺,為西石大學子把書本知識轉化為社會技能提供保障,同時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引領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們秉承著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深入鄉村,身體力行地貫徹"服務鄉村、振興鄉村"的宗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鄉村振興事業的深切承諾和堅定支持,為當地旅游經濟、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 來源:“青春智匯,沃野躬行”實踐團
- 政府總工會暑期實踐心得
-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有幸于暑期期間在政府總工會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踐。這段實踐經歷不僅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工會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也
- 06-24 關注:13
- 綠養蛙業 產學共榮
- 2025年4-5月,華中農業大學8名學生在湖南井田農業有限公司完成32天實習,系統掌握石蛙規模化養殖技術。實習涵蓋日常管理、疾病防控(應
- 05-29 關注: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