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業大學學子探索新時代鄉村振興
聚焦“茶”產業,踐行“青”力量
近年來,在國家“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號召下,各鄉村都在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發展綠色產業。7月16日起,北京林業大學“閩茶鄉韻”實踐團隊共12人先后前往福建漳州市、三明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茶產業調研。團隊在獨具特色的閩南鄉間不僅用實際行動弘揚了傳統茶飲文化,而且幫助村民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
實踐團隊共前往三個村落,分別調研了解了彭溪村的白芽奇蘭茶、昆山村的油茶、吳山鎮的美人茶。共走訪村戶15戶,訪談茶廠、作坊等管理人員及村干部數人,對茶廠經營狀況、村民收入以及目前面臨的問題有了全方位的認識。
以白芽奇蘭茶為例,近年來在平和縣政府“以茶為媒、廣交朋友、外引內聯、富民興縣”的發展戰略下,當地政府大力號召村民回鄉創業就業,且成立茶葉指導站、開發中心等相關機構,不僅解決了村民就業,為村民拓寬經濟來源,也為白芽奇蘭茶的生產銷售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探索茶葉品牌建設方面,昆山村油茶品牌“尋慢”負責人程作謙在接受成員采訪時說道,之前村子由于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只能依靠水路,且農田不多耕作困難。但后來村民們通過長時間艱苦探索,選擇利用當地普遍種植的油茶樹作為本村的經濟林,并發展油茶產業,成功為昆山村探索出了一條致富路。如今,昆山村在發展油茶產業的同時積極打造賽龍舟等文旅項目,促進產業融合,推動鄉村發展。成員們通過這次采訪認識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真正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深入了解村民生活、生產情況,結合當地現有條件,才能闖出一條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綠色路。

成員們最后來到了美人茶產地吳山鎮,美人茶屬于烏龍茶的一種,是十大名茶之一。成員們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參與了制茶過程,體驗了由原料到成品的過程,還品嘗了香氣四溢的茶水,領略了中國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團隊成員本次實踐圍繞茶業產業進行調研,學習總結高質量發展經驗,在結合各自專業關于生態經濟和數字治理的相關研究下,共同商討出一些解決對策:
- 打造差異化品牌,突出自身獨特性。
- 實施精準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偏好,明確目標消費群體。
- 強化產品創新,延長茶業產業鏈,大力宣傳茶文化。
此外,團隊成員將繼續深入開展有關特色產業調研,將所學所得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美麗的鄉村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將在活動中所領悟到的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應用到學習和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