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將綱領具化為行動,鼓勵青年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投身于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工作中,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經金學院各班黨團支部聯合成立實踐小組,結合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稅務等專業知識,聚焦農業生產效率這一國民主題,深入調研陜西及云南兩省現代農業發展,兩地對比,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以期推動現代農業產業走向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可持續化。
實踐團隊主要針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及陜西洪昇益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兩省示范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調研,團隊成員秉承農業助發展,實踐出真知的原則,積極走訪各地政府,考察各地農業使用技術水平,同時為保證數據真實性和可靠性,通過多渠道獲取數據來源,分析問題、探討解決方案,共同建設實踐成果,以青春力量助力譜寫鄉村振興戰略新篇章。
圖1 團隊成員實地考察
沾益: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為生態農業發展注入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于2021年入選為國家農業農村部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區,近年來,該地大力發展綠色種養循環生產模式,積極推動畜禽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因地制宜實施液體糞肥+水肥一體化、液體糞肥+配方肥、固體糞肥+配方肥、豬—沼—果(田)、豬—沼—菜等糞肥還田模式,推動農牧結合、種養循環,使資源和廢棄物最大程度鏈接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實踐團隊積極走訪沾益區白水鎮大德村委會、菱角鄉人民政府等,以期把握最新數據,洞悉政策導向,切實了解農業發展現狀,并與各地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
“國家對種養循環高效生態農業循環項目實施了積極的政策支持,沾益區采用“有機肥廠+養殖場”形式,推動“污染源”變成“營養源”,開啟綠色生態農業新模式,于2022年已建成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核心示范區5.7萬畝,通過鄉村建設行動,推動農牧結合、種養循環,將為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菱角鄉人民政府陳同志說到,并表示將繼續響應二十大的號召,立足本職工作,竭盡所能、發揮所長,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
圖2 國家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沾益示范區
洪昇益農:科技興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帶動社會效益提升
陜西洪昇益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是集新技術,科學管理為一體的高標準示范園區,園區內皆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新型連棟大棚,配備自動化滴管,施肥設備,同時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劍俠教授為管理團隊,專注科學管理。園區積極對接周邊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特色種植,解決農村剩余部分勞動力,加大農業科技知識在農民中的擴展速度,增強農民的科技致富意識,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樹立質量效益意識,提升現代化農業管理水平,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進一步探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帶動效用及周邊地區具體情況,實踐團隊與洪昇益農現代農業示范園管理人員積極交流,并進行實地走訪,了解現代農業技術普及情況和國內農業先進技術發展狀況,對標國際水平,以期為現代農業發展及普及建言獻策。
據了解,2021年園區項目實施已帶動當地村民收入60余萬元,用工4385個工時,帶動農戶32戶,并向當地村民提供40個工作崗位。同時,園區向廣大農民提供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示范和學習的窗口,向農民和農業技術人員傳授現代農業知識與技能,向社會提供大量的農副產品和優良品種,改善品質,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起到“科技興農”的示范帶動作用。
圖3 自動化滴管技術
通過對陜西及云南兩省示范地區及項目的實地調研,結合專業所學,閱讀大量國內外優秀文獻,以國際農業發展一流水平為標靶,實踐團隊發現,目前兩省皆存在市區縣生產效率水平高低不一、傳統的耕作文化下老式的技術手段和生產要素在農業發展中仍占據主導地位等問題,此外,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支出等外部環境變量對農業生產效率具有顯著影響。因此,為深入解決各省農業生產效率發展所遇阻礙,實踐團隊利用三階段的DEA模型,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搜尋大量數據,形成了一篇名為《基于三階段DEA模型的云南省生產效率分析》的論文匯報,并向相關政府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是應當繼續加強農業技術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維持并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二是需要完善財政對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直接補貼機制。加強對農民的指導,杜絕高投低報的農業生產經營結果。三是在外資參與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加強政府引導,培育扶持由民間資本搭建的農業服務平臺。四是解決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農業生產效率負面影響的問題,對農業專業人才進行培養。五是因地制宜,引入新型農業技術,推動農業機械化生產,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化的農業體系。六是要加強農業綠色環保發展理念,開發區域特色,發揮地區優勢,打造農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鄉村振興戰略是破解我國“三農”問題的金鑰匙,是自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經金學院實踐團隊著眼于云南陜西兩省農業發展現狀和問題,運用所學知識,提出了自身的解決方案和建議。力求做到鄉村振興有我,牢筑脫貧攻堅勝利成果,實現更高生產效率,以我輩青年的新形式、新連接助力鄉村發展獲得新的蓬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