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 李佳鑫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 晴
冬日的陽光落在肩頭,轉眼間十天的時光隨著朗朗書聲流走。明天就要過年了,這年前最后一天的支教別具意義。我曾在這里度過盛夏,又在冬日帶著一份期許來延續金銀山的故事。
今天,我照常在早晨七點半來到活動中心的教室。街邊四處華燈起,年味卻沒有影響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如我所想,教室門外早有三個孩子蹲坐在臺階上看書。他們看我走來,蹦跳著跟我進入教室,開燈后他們臉上的高原紅暈依然那樣鮮艷。今早的第一節課是隊員歐陽雪的物理科普課,她為孩子們介紹動量的知識。“大家看這三個擺球落下后,另一邊的三個擺球又會蕩起……”“我帶大家一起來玩一個擊劍游戲,之后大家就明白動量該如何去理解啦……”她用最生動的語言去描述每一個物理過程,結合準備的牛頓擺,在每一次的演示和互動中傳授給孩子們知識。

之后,是隊員陳曼妮的語言文化課。國際音標和拼音如何關聯,中文和英語口語的節奏該如何掌握?她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詩歌朗誦中帶同學們感受古文深厚的文化,又在英文歌聲中和孩子們一起體味不同語言的魅力。

最后,便是我的茶文化課了。我端起茶壺和蓋碗,走進教室為孩子們沖上第一泡茶。蘊蘊水汽四散開來,孩子們圍在周邊一起品味茶味芬芳。這是專門從貴州遵義帶來的茶葉,來自扶貧產業園里的茵茵茶樹,寄托了山民們的點點希望。這一節課,不僅是簡單的“溫、稱、注、出”,還有對金銀山扶貧安置點孩子們美好未來的期許。
這是我第二次結緣助力黔行,隊伍的譚重陽學長和支教地的老師都曾好奇過,我作為濟南本地的同學,為什么會想到要來兩千公里外的黔西北。或許是大一在學院里了解了助力黔行三年來的故事,我很好奇五屆的隊伍和一群孩子們有什么樣的故事。但經歷過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學長說的“用心投入,共同成長”——我在課堂上帶給孩子們知識,課堂外孩子們用笑語送給我希望。教育,本就是靈魂間相互交流的過程。
一天的工作結束,又是明月掛上夜空。許多外地的同學已經回去,我也將在明日啟程歸鄉。月光輕柔,落在我們的肩頭。靜謐的教室,半翻開的書頁上是孩子們畫下的笑臉。我關上門告別這一段日子,期待之后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