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理學子返家鄉: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人類戰爭史的奇跡,以世界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鍛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主席用這首七言律詩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熱情洋溢的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56個字,負載著長征路上的千種艱難險阻,飽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
瑞金是紅軍長征的出發點,遵義是紅軍長征的轉折點,延安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在這中間有一特別重要的會合點,那便是我的家鄉—會寧。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軍歷盡艱難跋涉,沖破重重險阻,在這里實現勝利大會師。自此,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畫上句號,中國革命開啟了嶄新篇章。
2023年寒假,蘭州理工大學鑄魂實踐隊紅色文化助振興實踐小組積極響應校團委的號召,結合學校返家鄉實踐活動開展了以“暢游紅色會寧,宣講紅軍長征會師”為主題的紅色文化宣傳活動。作為會寧學子,生活在這片紅色圣地上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所以我懷揣著十分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這次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游玩了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景區,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作為本地人,小的時候經常去會師園玩,去紀念館里逛逛,在城墻上合影,在會師塔上爬上爬下,那個十一層的會師塔曾經是整個縣城最高的建筑。那時候只是把它當作是玩耍的地方,缺乏敬畏與肅穆之心,只知道上面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幾個大字俊逸挺拔,后來才聽老師說那是鄧小平爺爺親自題的字。這次在會師塔前參加活動,低頭默哀的時刻,我再次真正感受到會師塔的威嚴肅穆以及它傳承的革命精神。這個承載著紅軍長征途中無數感人故事的紀念塔,會師旗幟飄飄的老城墻,明燈一直閃爍的會師塔以及各種革命舊址和偉人故居,一同坐落在綠樹成蔭的會師園中,承載著縣城中很多人太多太多的記憶。
在縣城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首山歌“桃花山喲紅燦燦,紅軍來到會寧縣。哎,叫一聲紅軍我的親人喲,請你歇歇腳,咱就拉拉閑。”如今位于桃花山上的紅軍長征勝利景園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景園內修建了長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22處景點,以萬分之一時間走完萬分之一長征路為主題,用微縮景點形象、逼真、生動地再現了紅軍二萬五千里征程的千難萬險,雄奇壯觀。就這樣會寧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堅定的支持著黨和紅軍。
記得一位老紅軍爺爺在一段采訪中說到:“紅軍會師已經過去50多年了,我們這代人已經老了,希望年輕一代能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為加快會寧脫貧致富的步伐而努力奮斗。”而今的會寧,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華,但生活在這里的大部分人們卻也不用再為吃飽穿暖而發愁,每年都有大批的優秀學子從小城走向全國各地,大批的人回來建設家鄉,當會師塔不再是這座城中最高的建筑,當深夜亮燈的建筑不只會師塔一個,這座紅色的小縣城也終于變的越來越好。
活動已經結束,但是偉大的長征精神已經深深的印刻在我們每個隊員的腦海之中。正如歌中所唱“他和她,宣的誓,迎得仗,來自那燃燒的和我一樣的年華,來自世間一對平凡的夫妻身旁,來自昨天誰以青春赴萬丈理想……”我們現在所享的平淡幸福的生活,來自百十年前先輩的拋頭顱灑熱血。所以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更加會有無限的勇氣,去對答整個世界,向皓月星辰瞭望。(通訊員:柴文嬌)
- 揚數字金融之帆,起萬家富裕之航
-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大數據時代逐漸盛行,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金融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互聯網+”的時代。為了
- 02-03 關注:4
- 數字普惠金融路,通向鄉村振興
- 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金融交易方式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二十大指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02-03 關注:4
- 淮師大學子返家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 作為一名剛進入大學的學生,我的未來職業方向仍然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我在社會工作的實踐方面依然是無知的。正值2023年阜陽大學生寒假
- 02-03 關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