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理學子返家鄉實踐心得:瞻古地文化,講家鄉故事
2023年寒假,蘭州理工大學鑄魂實踐隊積極響應校團委與機電學院團委的號召,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開展了以“走進邊塞涼州”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實在我的家鄉,與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地相距并不遠,所以對那里的風土人情還算了解,尤其是涼州區出土的馬踏飛燕,更是馳名中外,雖然同在一個省份,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前往過涼州區感受他們的風土人情,所以此次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我來說,它不僅僅開拓了我的視野,更是彌補了我從前的遺憾。經過充分的準備, 我們的隊員陸續到達了武威市涼州區,在經歷過一天的休整之后,我們正式開啟了這次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前往了文化館,瞻仰前人,龍飛鳳舞,飄逸灑脫的字畫作品,又去了馬踏飛燕,感嘆古人心靈手巧,也去了南城門樓,參觀巍峨的昭武門…其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就是鳩摩羅什寺和南城門樓。鳩摩羅什寺主具有唐代的風格,紅磚綠瓦,雕梁畫柱,有極高的欣賞價值,獨具匠心的設計,讓人不禁贊嘆,其中,寺內的鳩摩羅什塔,更是寺內最為輝煌的建筑,其頂部有一個由銅制作的寶瓶,從遠望去,寶瓶閃著金光,看起來熠熠生輝。而南城門樓則是以其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夜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在歷史上,南城門樓經過多次戰亂和自然災害毀壞了,但依舊不影響他身上所帶的濃厚的歷史氣韻。
兩個景觀不僅代表了,涼州區古老的五涼文化和佛教文化,也代表了他從古至今的厚重歷史。文化和歷史熏陶著涼州區和涼州人民,使涼州帶有濃厚的,獨特的色彩,從而綻放出塞外自身獨特的光,推動著自己在教育,人文,歷史,科技等等方面不斷進步;文化和歷史也熏陶著前來拜訪的中國青年,使我們懂得了文化和歷史的寶貴,也讓我們知道了傳承文化和歷史的重要。
文化是維系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根基,也是不同文化溝通的橋梁。近年來,有賴于新媒體技術蓬勃發展,承載著國家文化的中西方歷史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呈現在廣大青年面前。越來越多的青年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中認識到傳承、創新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并積極保護優秀文化。世界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講好中國故事,當代青年人應主動承擔其歷史責任,以青年之手 ,書中華之美。我們要不斷發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讓文化成為祖國崛起的堅強后盾,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自信,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會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國文化會再次引領世界。
時光匆匆,走進邊塞涼州社會實踐活動已然結束,盡管如此,在這短短的一周內,依然給了我許多收獲,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團結協作,齊心協力辦好每一項任務,這讓我懂得了團結的重要,在參觀實物和資料的對比下,讓我懂得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重要性,而最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作為當代的大學生該如何正確的堅定的傳承我們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我獲益良多,這對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啟發,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只不過是一個起點,我相信他會帶領我走向社會,走向成熟。(通訊員:魏俊安)
- 揚數字金融之帆,起萬家富裕之航
-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大數據時代逐漸盛行,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金融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互聯網+”的時代。為了
- 02-03 關注:4
- 數字普惠金融路,通向鄉村振興
- 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金融交易方式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二十大指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02-03 關注:4
- 淮師大學子返家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 作為一名剛進入大學的學生,我的未來職業方向仍然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我在社會工作的實踐方面依然是無知的。正值2023年阜陽大學生寒假
- 02-03 關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