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從教亦初心不改
2022年7月10日,我榮幸的邀請到米芾中學的胡香玉老師,參與我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調研活動。胡老師是米芾中學初三語文教研組組長,有著三十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幾十年來奮斗在教育一線的崗位上,辛勤耕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祖國花朵,在語文教學的崗位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胡老師在以前我上學的時候對我的各方面都非常關心,提升了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胡香玉老師的學生是這樣評價的。
胡老師在鄉鎮課堂中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保持教學育人的初心,在基層教育中不斷傳承優秀教師的品質和品德。為了解鄉鎮老師的教學和生活情況,我們一同前往胡老師的家鄉,展開了一場訪談活動。
“你們能夠來采訪她,他會很高興。”胡老師的兒子這樣說道,從中更能深刻的體會到這位鄉村教師對鄉鎮語文教育的熱愛。其實在與胡老師取得訪談的聯系之前,我的內心充滿了忐忑,這樣的訪談任務對于“初出茅廬”的我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為此,在正式的前往約定地點進行這一次的訪談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查找了大量資料以保證在訪談的過程中我的稱呼、用詞以及預設的問題都恰當、合理。不僅如此,我還認真的檢查了錄音設備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并攜帶了記錄訪談內容的紙、筆,懷揣著激動的心情提前來到約定的地點等待胡老師的到來。
隨著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我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但是等到訪談正式開始,聽到老師沉穩的聲音,我緊張的心情反而平靜了下來,進入了訪談的工作狀態。隨著我問出一個個早已準備好的問題,訪談的進程也隨之推進,我也漸漸發現,這次的訪談不僅僅是一個任務,更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能夠靜下心來傾聽一位為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的教育工作者的心聲。胡老師講的很慢,有時還會停頓下來,像是在回味過去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我也細心的觀察到,在談到胡老師曾經教導過的學生時,胡老師的目光最為溫柔,仿佛她與學生之間早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師生關系,那一個個已經或畢業或成家的學生都是她的孩子。甚至經過胡老師的仔細回憶,還能夠想起這些學生的性格特征:有的活潑、有的靦腆、有的功課做的馬虎、有的天賦不高卻積極努力……訪談接近尾聲的時候,我依然對這次的訪談依依不舍。
回憶訪談的過程,我對胡老師對“如何開展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回答印象最為深刻:她認為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就是要求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大限度發揮出他們自身潛能。通過與胡老師的交談,我感到收獲滿滿,對語文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相對于具體的教學方法,通過這次的訪談,我學到的更多的是作為一位人民教師身上應該肩負起的責任和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這對于畢業于師范院校、懷有立德育人理想的我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養料。結束訪談工作后,我一刻也不敢耽誤,將胡老師在訪談過程中提出的方法和思想認真的記錄下來,用以完善豐富我的調研報告。
三十載耕耘不輟,三十年春華秋實。胡老師在訪談過程中不斷回憶和總結自己三十多年的中學語文教學經驗,將知識的火種傳播在最需要的地方。三尺講臺、一本書、一支筆、⼀份課件,講述知識和學問、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故事,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給自己的學生。正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沒有老師在燈下辛勤的批改作業,開導、幫助學生,怎有來年花園里沁人心脾的芳香。教師這個職業是平凡的但是又是偉大的,平凡的人教授平凡的知識,卻創造不平凡的業績。這次訪談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認為胡老師踏實的教學風格和善于總結、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教學能力值得每一位老師學習。胡老師的半生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為青年教師樹立了良好的教師職業榜樣形象,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自己的理想:堅守教育的初心,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通訊員 秦逸玲)
- 湖師學子三下鄉:尋訪鄉村教師
- 湖北師范大學勤敏小隊實踐隊深入鄉村學校,尋找優良師德楷模,感受眾多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優秀鄉村教師的良好師風,助力鄉村教育振興。
- 08-23 關注:0
- 三十年從教亦初心不改
- 榮幸的邀請到米芾中學的胡香玉老師,參與我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調研活動。
- 08-23 關注:0
- 不平凡的十年堅守之路
- 他愛校如家,十五年來他一直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平凡的堅守,曾屢次榮獲“優秀教師”的美譽并多次被任命出校研討,他用精湛的教學技藝和高
- 08-23 關注:0
- 弘揚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
-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2022年8月3日至8月9日,我作為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不忘‘苯’
- 08-23 關注:2
- 尋訪最美鄉村教師心得
- “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提前兩天就同一直以來最喜愛的班主任聯系好了,班主任讓我去學校里找她......
- 08-23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