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理念,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赴陜西延安實踐隊深入延安市開展綠色發展調研實踐,以青春力量賦能生態建設。
社區綠建調研,探尋低碳樣本
實踐首站,隊員們走進延安市北苑社區,與社區領導圍坐交流,調研社區綠化規劃、垃圾分類推行及低碳宣傳活動的開展情況。社區以“紅色小農場”為平臺,開展生態科普宣傳活動,構建“居民參與、科技助力”的綠色治理模式。同時,社區將廢棄空地改造為綠化-停車復合空間,并種植銀杏,紅棗等喬木50余棵,既改善了環境又服務了居民生活。隊員們實地走訪社區綠化景觀帶,為優化社區綠色空間建言獻策。最后,隊員對居民發放調查問卷,進一步調研居民的綠色理念。
圖為團隊成員與社區領導圍坐交談
守護壺口生態,踐行環保擔當
在壺口瀑布景區,實踐隊聚焦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協同,體驗“守護母親河生態廊道”實踐。調研中隊員們了解到,景區通過生態修復工程治理邊坡、引入智能監測系統管控游客容量,實現“旅游熱”與“生態綠”雙贏。隊員們結合專業知識,為景區生態保護提出“植物群落優化”“環保宣傳場景化”等建議,助力筑牢黃河生態屏障。
圖為壺口瀑布景區
果園綠色實踐,賦能鄉村振興
踏入延安蘋果種植基地,隊員們深入果園開展綠色農業調研。從果樹生態種植模式,到果實套袋、生物防治技術應用,隊員們全方位了解綠色生產體系。實踐隊員實地參與果園生態監測,真切地感受到果園綠色發展現狀。圍繞“綠色品牌打造”,隊員們與果農探討電商助農、有機認證路徑,推動生態農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綠色果實”成為致富“金果果”。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參觀蘋果種植基地
校園生態對話,播種環保理念
在育才學校,實踐隊員與校領導深入交流。校園里的綠色教育在課堂與活動中雙向發力:教學融入生態文明理念的同時,家校協同讓綠色理念延伸至家庭;“和家人一起垃圾分類”等實踐活動,凝聚家校合力。育才小學播種生態保護種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綠色教育新鏈條,讓孩子們成為“綠色發展”理念的賡續者。最后,隊員們在學校張貼海報,進一步宣傳綠色理念。

圖為團隊成員進校宣傳
水務調研行,守護生態底色
實踐最后一站,隊員們走進宜川縣水務局,圍繞“水資源管理與生態保護”開展調研。隊員們與水務工作者座談,了解延安市水資源調配、水生態修復及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從黃河引水工程到縣域污水處理設施,從河長制落實到農業節水推廣,全方位探尋水資源綠色治理路徑。
圖為團隊成員實踐合影
結語
此次延安實踐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學子以“綠色發展”為脈絡,深入社區、景區、鄉村、校園與職能部門,在調研中求知,在實踐中賦能。隊員們以青春腳步丈量生態土地,以專業視角助力綠色發展,為延安生態建設注入青春動能,也讓“綠色發展”理念在實踐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