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近日,江西農業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在全院范圍內積極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精心謀劃部署,打造特色亮點。學院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以“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圍繞民法典學習與理論宣講、鄉村振興與法律惠民實踐等方面,充分發揮學院專業優勢,第一時間組建“典懷鄉村,法潤民心”鄉村振興促進團與攜“法”同行,“鄉”約安福鄉村振興服務團兩支隊伍,分赴新余市通州辦事處和吉安市安福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思百姓所需、踐普惠之實、盡社會之責,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奏響時代青年強音。同時,積極發揮“云上”矩陣作用,充分利用學院微信公眾號、各大網站及新聞報刊開辟我院“三下鄉”專欄,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當好敢作為、有實效開展實踐活動的“擴音器”。
暖心為民服務,賦能鄉村振興。“典懷鄉村,法潤民心”鄉村振興促進團深入江西省新余市垱下村、觀下村等四個村落,調研民法典普及情況,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將民法典送到田間地頭、農家院壩,與鄉村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通過宣、講、解“三字法”,為當地鄉村群眾奉上了一道道法治“營養餐”,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攜“法”同行,“鄉”約安福鄉村振興服務團深入安福農村基層開展法律援助,選取了《民法典》《鄉村振興法》《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村民宣講法律知識,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活動,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養,用心用情用智為基層治理貢獻力量。
用心走訪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學院兩支實踐隊依托兩地紅色資源,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尋訪紅色文化,賡續革命薪火。“典懷鄉村,法潤民心”鄉村振興促進團赴抱石紀念館和贛西抗戰博物館開展紅色尋旅教育活動,融師生黨建活動、思政課實踐教學于一體,組織成員游一回革命舊址、講一個革命故事、唱一首紅色歌曲“三個一”主題研學活動,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攜“法”同行,“鄉”約安福鄉村振興服務團發揮紅色教育基地育人作用,于彭德懷舊居開展體驗式教育,重溫入團入黨誓詞,鏗鏘的誓言擲地有聲,信仰的火炬高高擎起,充分激發了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內生動力。
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江西農業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通過“精心”、“暖心”和“用心”的三“心”工作法,助力青年學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禮贊黨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