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十堰群山疊翠,十堰市安家溝村的兒童之家里傳出陣陣歡笑聲。一群身著馬甲的青年志愿者正手把手教孩子們做心肺復蘇,稚嫩的小手按在模擬人胸口,認真模仿著“按壓30次、吹氣2次”的動作要領。這是“康護童行”社會實踐隊在山村開展健康服務的生動一幕,為期九天的實踐活動中,志愿者們用專業與熱忱,為村民們送去了一堂堂別開生面的健康課。
童享健康:播撒急救知識的種子
“小朋友們,當看到有人摔倒昏迷,我們應該先大聲喊他,看看有沒有反應……”在安家溝村的兒童之家內,志愿者手持急救手冊,用生動的表演引出心肺復蘇的操作要點。為了讓孩子們理解抽象的急救知識,團隊特意準備了現場演繹、圖解和互動游戲,將專業術語轉化為“按壓要像拍皮球一樣有力”“吹氣要像給氣球充氣”等生動表述。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學現場更是熱鬧非凡。志愿者們兩兩配合,一人扮演氣道梗阻的“小患者”,一人演示腹部沖擊的正確手法,孩子們圍成一圈仔細觀察,隨后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老師,我剛才幫琪琪把糖果咳出來了!”7歲的柏可欣舉著沾滿彩筆顏料的小手歡呼,臉上洋溢著掌握新技能的自豪。
除了急救技能,團隊還針對鄉村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開設專題課堂。在“明亮眼睛看世界”主題課上,志愿者用視力表和放大鏡讓孩子們直觀感受近視的影響,教大家做“眼球米字操”;“甜甜的夢”睡眠健康課上,通過 bedtime story 講解規律作息的重要性,發放的“睡眠記錄表”成了孩子們睡前打卡的新任務。孩子家長看著孩子認真記錄睡眠時間的樣子,感慨道:“以前總覺得孩子能吃能睡就行,現在知道還要講方法,志愿者真是幫了大忙。”
情暖桑榆:守護銀發族的健康日常
實踐隊還提前為村中老人們準備了慢性病的預防手冊,挨家挨戶為村中老人們進行宣講,實踐隊的活力為老人們的家增添了歡聲笑語,即使語言不通,仍然認真交流,悉心教導。
雙向奔赴:愛心傳遞激活鄉村健康活力
實踐隊的行動很快引起了安家溝村支部和婦聯的關注。村支書在考察活動時,看到孩子們熟練演示急救動作,當即表示:“這些知識太實用了,以后要把急救培訓變成常態化活動。”婦聯主任也與實踐隊隊長進行了熱切交流,還邀請實踐隊里學習過心理健康的同學去養老院宣講心理健康知識。
離村那天,孩子們為志愿者獻上自己種的花,手里揮舞著志愿者送的小禮品。隊員李晴說:“我想,我們來的時候帶著教案和設備,走的時候裝滿了沉甸甸的信任與牽掛。康護童行不是終點,而是我們與這片土地健康約定的起點。 ”
這場跨越城鄉的健康接力,不僅為山村送去了實用的知識與技能,更搭建起青年與鄉村對話的橋梁。當急救知識的種子在童心發芽,當健康理念融入老人的日常,這個夏天的溫暖記憶,終將生長為守護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