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東大學藥學院“藥護視界,睛彩同行”社會實踐隊隊員陸順天,深入廣西隆安縣川楓制衣廠,面向一線工友開展了主題為“守護‘睛’彩視界,樂享數字生活”的手機護眼知識宣講活動,將實用的眼健康科普送到車間工友身邊。
針對制衣廠工友工作節奏快、業余時間手機使用頻繁的特點,本次宣講聚焦“手機依賴下的眼健康保護”。實踐隊員以“工友用眼痛點”為切入點,結合“連續刷手機20分鐘視力可短暫降至0.8以下”、“暗光環境下屏幕眩光傷害加倍”等觸目驚心的數據與案例,深入淺出地解析了長時間不當使用手機可能引發的視疲勞、干眼癥及視力下降風險。
宣講現場格外注重實用性互動,比如進行護眼工具實測:現場演示手機內置的“護眼模式”、“深色模式”及藍光過濾功能設置,并解答了關于“防藍光貼膜效果”等常見疑問。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工友們積極提問,尤其對如何在長時間縫紉工作后合理使用手機、緩解眼部酸脹等實際問題表現出濃厚興趣。實踐隊員陸順天表示:“產業工人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眼健康同樣需要關注。我們希望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實用的技巧,幫助工友們在使用手機放松娛樂的同時,也能有效保護視力,享受更清晰舒適的生活。”
此次活動是山東大學藥學院社會實踐隊關注不同群體眼健康需求的又一次深入踐行。將專業的“睫狀肌放松”、“有害藍光”等術語,轉化為工友們聽得懂的“眼睛也需要下班休息”、“手機發出的刺眼光”等日常表達,讓護眼知識真正在工友們的指尖生活中落地生根,為守護廣大勞動者的清晰“視界”貢獻了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