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為響應黨和國家百千萬工程號召,深挖紅色文化對文旅行業發展的現實作用,廣東財經大學 “深藏blue”實踐團在深入探索《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的基礎上,赴中山市百思途文旅工創園開展了為期十天的深度調研活動,以期從青年視角出發為工創園內工業文化活態傳承開拓新視野。
團隊此次調研以“新媒體賦能文旅發展與工業文化傳承”為核心,聚焦工業遺址轉型、發掘工業文化文旅價值等方向,分析園區現狀并規劃工創園未來發展,助推工創園現代化轉型升級,充分發揚中山地區工業文化精神,借助工業與文旅融合探索工業遺址發展路徑。
堅定項目核心,挖掘發展潛力
廣東財經大學“深藏blue”實踐團抵達園區新址后,對工創園整體環境進行了實地考察,充分發掘園區文旅發展特色。百思途文旅工創園由旅行運動康理產業鏈、休閑娛樂與文化藝術三大板塊構成,是集多元業態、復合功能、立體空間于一體的“三游一體化”新型生態工業綜合體。該園區既承襲了中山傳統制造業的深厚根基與優勢,又在此基礎上開拓了文旅融合的全新維度。在與園區負責人胡長春深入探討的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掘園區現存問題,規劃園區未來發展。胡長春表示:園區正在嘗試尋找工廠生產與文化旅游綜合體的建設平衡點,期望構建“文化引流—文旅促消—效益反哺文旅”的良性生態閉環,向著構建“中國智造+文旅工創園”的美好愿景出發。
實踐團在前期資料整合與實地考察討論后明確了調研的核心方向:新媒體賦能工業文化活態傳承與文旅價值再造,并以此探索園區差異化發展的新路徑。為實現園區構建多元、復合、立體的工、商、游、一體化的新型文旅生態共融的工創體目標,團隊不僅要挖掘園區的文化潛力,還要進一步以青年視角融入新媒體融合路徑,為園區注入“年輕化、科技化、互動化”的新活力。
黨和國家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國家工業遺產
文化內涵的挖掘
,
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實現工業生產態勢的創新發展
。在此背景下,加強
對
工業遺存
文化功能的發掘
,既能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實現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
又能
為全國工業遺存保護工作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
從研討到落地,共商具體決策
廣東財經大學“深藏blue”實踐團在深入了解園區發展狀況后,對園區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園區內文化資源優勢明顯:縫紉機展覽墻盡顯人民群眾勞動智慧,紅色墻繪回憶往昔崢嶸,更有新建籃球場、匹克球場為工創園的趣味性添彩。在工作會議中,“深藏blue”實踐團明確了園區存在的問題和現實需求,并決定運用多元化途徑進行宣傳推廣,落地實施撰寫推文、新聞稿,拍攝宣傳視頻,設計文創產品等工作,利用互聯網多重矩陣傳播擴大園區的知名度。
團隊成員設計出創作出了體現園區特色的三折頁宣傳冊、富含園區錨點的實體門票和園區導覽圖等園區宣傳營銷物料。這些物料產品不僅保留了工業文化符號,還融入了現代審美元素,是園區品牌傳播的重要載體。在后面的交流會上,團隊成員向園區負責人胡長春先生展示了調研成果與設計方案。胡長春先生對隊伍工作成果高度認可,并提出:百思途文旅工創園是傳統工業制造升級轉型的創新模式,他們堅持中國智造+,以實體經濟建設為中心,打造一個產業集群生態的園區。除此以外,園區正在積極嘗試各種宣傳手段提高園區知名度與影響力。
數據嚴謹體現需求,科學賦能未來發展
為精準捕捉中山百思途工創園市場需求,廣東財經大學“深藏blue”實踐團設計并發放線上線下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份,通過收集民眾對于該類工創園的看法,為園區未來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支持。數據分析顯示:絕大部分的填卷人更傾向于園區內指示牌和手機掃碼查看的電子導覽這兩種形式的導覽信息,占比分別為60.0%和58.0%,較少填卷人認為使用智能語音導覽設備能更清晰園區的導覽信息,占比僅為34.7%。
調研數據為團隊提供了較清晰的參考依據,直觀地揭示了當前中山百思途園區所面臨的改革問題和市場需求,幫助管理層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綜上,本團隊決定協助百思途文旅工創園做好園區內指示牌以及紙質手冊和園區手繪地圖的設計與應用。同時,也應該適當考慮設置手機掃碼查看電子導覽的建設及應用,以此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園區負責人表示:將優先推動休閑娛樂區建設,并聯合實踐團開發線上宣傳內容,實現“數據驅動轉型”,力求打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現代化工創園。“深藏blue”實踐團將繼續幫助園區加大力度發展“科技+文旅”融合項目,推動園區向更加多元化、創新性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廣東財經大學“深藏blue”實踐團的調研活動,不僅是青年力量與地方產業對工業遺存轉型路徑的深度探索,也是對此探索過程的切實記錄。通過數據賦能、科技融合與文創破局,百思途工創園正從傳統工業空間向多元文旅地標蛻變。未來,團隊將持續跟蹤中山百思途園區轉型進展,深入貫徹黨和國家關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戰略部署,并將中山經驗推廣至更多地區,助力中國工業文旅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