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護綠林
為響應“美麗蕪湖”建設號召、助力街道環境整治,藍天白云小分隊在蕪湖市鏡湖區赭麓街道開展“清掃衛生、美化家園”主題社會實踐。隊員們以“清理衛生死角+宣傳環保理念”為核心,深入社區街巷與居民院落,用實際行動改善環境、傳遞綠色意識,為打造潔凈宜居的赭麓街道貢獻青春力量。
一、提前調研規劃,明確實踐方向
實踐前,小分隊聯合赭麓街道辦事處開展調研,發現老舊小區存在樓道雜物堆積、綠化帶垃圾散落,背街小巷垃圾桶外溢等問題。據此制定方案:按區域分組負責1-2個院落或街巷,重點清理衛生死角、規范垃圾分類;同時準備宣傳手冊與指引牌,同步普及環保知識。街道提供掃帚、夾子等清潔工具,并強調作業安全,為實踐保駕護航。
二、分組清掃作業,攻克衛生難點
實踐首日,小分隊在車站社區分組行動:
-第一組清理梅蓮路5號院老舊小區,先與居民溝通雜物堆積危害,征得同意后清運廢棄家具,再清掃樓道、擦拭扶手,讓擁堵樓道恢復整潔,獲居民王阿姨點贊。
-第二組整治赭麓中路支路背街小巷,撿拾菜葉、塑料袋,鏟除地面污漬與墻面小廣告,3小時讓小巷煥然一新,市民李先生稱贊“年輕人給力”。
-第三組清理建楊社區綠化帶,撥開枝葉撿拾隱藏垃圾,即便手沾泥土也不退縮,隊員張同學直言“每撿一件垃圾,綠化帶就多一分生機”。
三、宣傳環保理念,引導居民參與
清掃同時,小分隊開展環保宣傳:在社區廣場設點發放《垃圾分類指南》,用通俗語言講解分類標準與垃圾危害;手把手教老年居民區分四類垃圾,如“飲料瓶踩扁再投可回收箱”;在公告欄貼海報、垃圾桶旁放指引牌,強化居民環保意識。此外,隊員收集居民提出的“增加垃圾桶”“開展衛生評比”等建議,整理成報告反饋街道,為后續環境管理提供參考。
四、總結實踐感悟,延續環保行動
實踐尾聲的總結會上,隊員們感慨良多:李同學意識到環衛工人的辛苦,承諾將珍惜勞動成果;王同學認為環保需眾人參與,計劃帶動更多人行動。此次實踐不僅改善街道環境,更凝聚起居民環保共識。小分隊還與赭麓街道建立長期聯系,承諾定期組織志愿清掃,并表示將把環保意識融入日常生活,帶動身邊人共同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 紅色精神傳承
- 為深入感悟紅色文化、傳承井岡山精神,紅色小分隊赴井岡山開展為期6天的沉浸式社會實踐。團隊沿“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茅坪八角樓—
- 08-30 關注:0
- 青春護綠林
- 為響應“美麗蕪湖”建設,藍天白云小分隊在蕪湖鏡湖區赭麓街道開展“清掃衛生、美化家園”實踐,以“清死角+宣環保”為核心,助力街道
- 08-30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