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隴原暑氣正濃,在甘肅省靜寧縣雙峴鎮中心小學的校園里,一場以“說好普通話”為核心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火熱開展。天津師范大學“普語津聲・靜寧振興”實踐團隊與蘇州大學“青青柳愛心”支教團在此相遇,以課堂為陣地、語言為紐帶,用三天時間為當地兒童搭建起自信表達的平臺,讓普通話成為連接鄉村與外界的“橋梁”。
圖為實踐團與支教團的合影 張露露攝
一、多維發力筑根基,推普教育實落地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語言能力差異,實踐團以“普通話信心樹立工程”為基礎,設計分層教學方案。活動伊始,實踐團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普通話宣傳教育,通過引導學生分享“說普通話的煩惱”,剖析語言認知偏差,幫助學生破除“不敢開口”的心理障礙。現場,學生們在便利貼上寫下學好普通話的誓言,并在白板“誓言墻”鄭重簽名,用行動立下學習承諾,語言表達自信在互動中逐步建立。
圖為實踐團向學生們進行推普教育 何芙芹攝

圖為學生們在“學好普通話”誓言墻上簽名 梁玉清攝
二、文化進潤強認同,非遺民俗入推普
為讓普通話推廣更具文化溫度,實踐團聯合蘇州大學“青青柳愛心”支教團,開展“中華經典誦讀賦能計劃”:低年級學生通過雙語卡片游戲化正音在趣味互動中夯實發音基礎;中年級在“家鄉之美”演講比賽和“方言vs普通話”辯論賽中激發表達與思辨能力;高年級則以《穿越靜寧歷史》劇本殺為載體,將結構化表達與地方文化深度鏈接,實現語言能力與文化認知的雙向提升。
圖為志愿者向低年級開展正音卡片游戲 王星星攝

圖為學生們進行“方言VS普通話”辯論賽 曹玉萍攝
三、身心護航促成長,多元課程護童年
除語言教育外,實踐團還聚焦學生身心健康,同步推進“預防校園霸凌”與“青春期教育”專項活動。在反霸凌教育環節,志愿者結合經典案例剖析霸凌相關知識,強調霸凌危害;創新開展“防霸凌模擬法庭”,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用普通話陳述觀點、辨析是非;此外,師生共同制作反霸凌標語、張貼宣傳條幅,營造“零霸凌”的校園氛圍。“青春期教育”通過雙語教學強化性別平等理念,設置跨性別普通話合作任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性別認知,平穩度過成長關鍵期。
圖為學生們開展反霸凌模擬法庭活動 馮雅晴攝
圖為實踐團與學生一起張貼反霸凌條幅 張露露攝
兩支團隊已約定,未來將繼續深化合作,持續開展普通話推廣活動,讓語言之光長久照亮鄉村振興之路。正如該校校長所言:“推普要讓每個鄉村孩子能‘走出去’,更能‘帶家鄉出去’。”這個夏天,靜寧縣雙峴鎮中心小學的童聲里,不僅有普通話的標準發音,更藏著鄉村兒童走向廣闊世界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