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課堂:重溫崢嶸歲月,感悟精神偉力
7月8日,在南京市浦口區石窯社區,實踐團成員精心打造了“沉浸式歷史課堂”,以歷史時間為軸,清晰勾勒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壯闊征程。“在戈壁灘的試驗場上,科研人員住的是簡易帳篷,喝的是苦咸水,但他們用算盤和計算尺完成了數以萬計的計算。”通過展示科研人員工作環境、原子彈成功爆炸等珍貴歷史照片,以及講述一個個鮮活的科學家故事,團隊成員生動詮釋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并將其化作孩子們心中可觸可感的精神豐碑。

圖為實踐團隊在南京石窯社區為孩子們開展科普宣講。任朝尚攝
二、趣味科普:探索核能奧秘,點亮科學之光
隨后,實踐團帶領孩子們步入“探索核能奧秘”的科學之旅。借助動畫演示和科普模型,實踐團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闡釋了復雜的核裂變原理和核能發電過程。“想象一下,核反應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中子就是關鍵的接力棒,而鈾原子核就是運動員。”
成員們用形象的比喻,點燃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
科普講解還延伸到生活中的核輻射知識、國家環境監測體系以及核技術在工業、農業、醫學、環境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兩彈一星”事業所奠基的科技力量及其對國計民生的巨大貢獻。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孩子們講解核能。張春瑤攝
三、互動體驗:問答氣氛熱烈,童心熠熠閃光
活動在“知識小問答”環節達到高潮。圍繞“兩彈一星”英雄事跡和核科學基礎知識,團隊成員拋出一個個問題。孩子們積極思考、踴躍作答,答對者獲得實踐團精心準備的小獎品,現場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此次活動通過理論講解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兩彈一星”精神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也讓他們對核科學知識有了初步了解。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孩子互動答疑和活動合照。郎夢潔攝
四、輻射延伸:薪火傳遞南北,精神落地生根
“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在南京石窯社區取得良好反響后,“食”光薪火宣講團并未停下腳步。為讓“兩彈一星”精神的火種照亮更多青少年,實踐團成員主動擴大宣講范圍,相繼奔赴不同城市開展了系列主題宣講活動。他們精心調整內容,讓紅色精神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7月12日,實踐團成員前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楊市社會服務站,為當地小學生開展了“兩彈一星”精神主題宣講活動,深受小聽眾們的歡迎。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無錫楊市社會服務站為小學生開展科普宣講。徐亮雨攝
7月16日,實踐團成員奔赴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高各莊村朵朵幼兒園,開展了“兩彈一星”精神啟蒙活動。針對3-6歲的幼兒認知特點,團隊成員設計了簡單有趣的知識科普與互動游戲,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播撒下科學的種子。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唐山高各莊村朵朵幼兒園開展幼兒啟蒙活動。袁怡蕊攝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緊密圍繞“兩彈一星”精神展開。"食"光薪火社會實踐團奔赴南京、無錫、唐山,開展了跨越南北的紅色精神宣講,彰顯了新時代南農學子的使命擔當。新征程上,"兩彈一星"精神歷久彌新。接下來,實踐團將持續深入社區與校園,通過主題宣講傳承紅色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在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同時,筑牢愛國報國的精神根基,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匯聚磅礴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