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工學子“萬里鄉鏈”:麥香繞鄉間——一瓶啤酒里的振興密碼
一審(實踐團隊負責人):
二審(學院通訊站負責人):
為深入了解區域特色產業嵌入式發展情況,7月6日,南京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萬里鄉鏈”調研隊前往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的燕京啤酒公司,走進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四川)的自動化車間,與相關負責人深入交流,旨在通過實地調研了解燕京啤酒在區域特色產業中發揮的經濟作用。
圖為啤酒發酵罐。何希喬 供圖
產業深植:一瓶啤酒里的鄉土脈動
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是燕京啤酒集團2008年在四川南充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作為西南地區首家全程純生啤酒生產基地,依托嘉陵江優質水源和德國工藝,主打純生、鮮啤等系列產品,并以綠色生產、納稅貢獻和鄉村振興實踐深度融入區域經濟。
“每灌裝10萬瓶啤酒,就有6萬瓶帶著‘四川造’的標識走向全國。”在調研中,調研隊發現這家扎根嘉陵區十多年的企業,早已與本土深度融合。采訪相關負責人得知企業吸納了超60%區域勞動力,工人超三成家庭收入與啤酒產業鏈緊密相連,從大麥種植到物流運輸形成閉環。
當被問及產業帶來的最大改變時,包裝線女工張芳芳回答道:“五年前我還在廣東流水線,現在家門口上班能照顧老人孩子,工資還漲了三成。”四川燕京啤酒不僅實現了自身企業的發展,而且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同時也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 與銷售總監交流。何希喬 供圖
兩重交響:共振的鄉土力量
經實地調查了解到,四川燕京啤酒發酵罐中的酒液取自嘉陵江的江水,在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提到:“好水是釀酒的魂。”四川燕京啤酒采用嘉陵江水釀造,推出“燕京U8”“燕京鮮啤”等產品,形成“清甜爽冽”的四川地域風味。與此同時,公司還與嘉陵區龍蟠鎮、安福鎮等地共建12萬畝高粱基地,實現釀酒原料100%本地化供應,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
人力資源部的“燕京工匠”榜上,七張年輕面孔帶著相似的印記——都是返鄉兒女。“把家鄉的啤酒送上世界餐桌,比什么都踏實。”老師傅說道。四川燕京啤酒提供的就業崗位,使許多四川兒女不再需要外出打工,為當地就業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四川燕京啤酒通過系統性的人才戰略與本土化實踐,有效促進人才回歸鄉土,助力區域振興。
圖為隊員參觀展示長廊。何希喬 供圖
鄉鏈不息:共生之力的回響
臨走前,熱心的銷售經理贈送了實踐隊一人一罐啤酒還有燕京啤酒系列的橘子汽水。標簽上“嘉陵江水源釀造”的字樣,恰好反應了本次調研主題——當產業之根深植鄉土,發展便永不枯竭。當龍頭企業與基層經濟單元形成聯結,產業便不再單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與當地企業深度合作,將當地資源深度融合,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發展。
圖為“萬里鄉鏈”調研隊合影。汪穎 供圖
經過相關方全力配合和調研隊團隊協作,本次調研任務圓滿成功。此次調研讓隊員們深刻意識到,四川燕京啤酒這一區域特色產業與其他經濟單元協同發展,始于政府搭建的舞臺,成于基層組織的穿引,體現了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的“為家鄉釀酒”。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進一步探索區域特色產業里的振興密碼。(通訊員 何希喬 秦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