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渡江烽火,感悟軍民同心
7月5日,實踐團成員在渡江戰役勝利紀念館中跟隨講解員,通過1500余件珍貴文物、歷史影像及多媒體場景復原,系統學習了戰役的戰略決策、戰斗歷程和偉大意義。在支前木船、烈士手稿等展品前,成員們駐足凝視,聆聽“百萬雄師過大江”背后軍民魚水情的感人故事。戰役中情報傳遞、物資籌備的危急場景通過影片生動再現,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的智慧與擔當。參觀結束后,吳睿雪、趙汭瀅等5名成員在黨旗前重溫入黨誓詞,以鏗鏘誓言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實踐團成員在觀摩烈士手稿。吳睿雪攝
追尋金陵星火,見證時代征程
7月6日,實踐團轉赴南京黨史館,在六大主題展區中通過2000余件文物、圖片及場景復原,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帶領南京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闊歷史。“南京解放”沙盤模型前,講解員結合戰役細節,還原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古城的英勇畫面;“改革開放”展區內,張春瑤、李俊賢等成員對比老照片與數據圖表,直觀感受南京在工業、民生等領域的輝煌變遷。成員們紛紛表示,黨史學習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初心使命的叩問。
實踐團成員觀摩新中國成立油畫。吳睿雪攝
以史為鑒礪初心,青春踐悟擔使命
實踐團成員在活動后展開專題研討,分享參觀心得,并計劃通過線上宣講、黨史知識分享等形式,將紅色故事傳遞給更多青年。隊長吳睿雪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要銘記歷史,更要將革命精神轉化為實干動力,在專業學習和社會服務中踐行責任擔當。”
未來,實踐團還將通過采訪老戰士、挖掘歷史細節等方式深化學習成果,推動紅色教育走深走實,讓黨史“必修課”成為青春“動力源”。
實踐團成員在渡江勝利紀念館合影留念。吳睿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