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 煙臺 7月13日電(通訊員闞玲 李佩軒)
為摸清群眾對AI詐騙的認知情況,精準指導后續宣傳方向和研究中心工作,煙臺大學法學院“法盾防詐”實踐隊于7月11日至12日深入煙臺市市各大商圈,通過問卷調查與現場講解,積極提升公眾對AI詐騙的防范意識和甄別能力,共筑網絡安全堅實防線。
調查開始之際,實踐隊隊長對實踐隊進行分組,各組成員自由選擇調研地點、確定調研人數,在萊山區和芝罘區各大商場開展以“別讓AI(愛)變傷害——AI詐騙防范路徑探究”為主題的問卷調查活動。在調查過程中,實踐隊成員以中老年消費群體為重點宣傳對象,尤其是那些對新興網絡詐騙手段防范意識較為薄弱的群體。
7月10日下午,實踐隊有序分工,在煙臺市萊山區人流量較大的新世界百貨開展了第一場AI詐騙的主題宣傳活動。實踐隊成員向市民們發放調查問卷,并普及有關AI詐騙防范知識。活動現場年輕群體較為集中,實踐隊成員通過調查發現,年輕群體雖然對AI詐騙有所了解,但仍存在對AI深度偽造原理認識不足的問題,并且常常基于自信,輕視AI詐騙的迷惑性。針對這一情況,隊員們細致得講解了AI詐騙背后的原理,剖析受騙者的心理,提醒廣大居民切勿盲目自信,對來自“親友”的不合理要求務必及時求證。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新世界百貨向群眾講解AI詐騙知識 “法盾防詐”實踐隊 闞玲供圖)7月11日上午,實踐隊來到煙臺市芝罘區的萬達廣場,繼續開展預防AI詐騙主題調研活動。部分受調查者在填寫調查問卷的過程中,主動分享了自己或身邊親友有關AI詐騙的相關經歷,并表示了他們對于AI技術“以假亂真”的程度感到難以置信。實踐隊員耐心傾聽,并向群眾講解AI詐騙背后的技術原理以及防范技巧,如AI偽造出的聲音和表情,可能會因現階段的技術限制而出現不自然、卡頓等情況;同時強調,務必警惕涉及銀行卡、身份證等重要信息的詢問,避免親情被不法分子利用,淪為傷害家人安全的工具。
7月11日下午,實踐隊在煙臺市萊山區萬象匯,繼續開展AI詐騙的問卷調查活動。該商業區受眾年齡層較廣,周末期間有較多的家庭顧客眾多,老年群體占比較其他實踐地點更高。實踐隊成員重點針對老年人群體展開調查,發現他們對AI換臉、語音克隆等詐騙手段分辨能力較弱,且更容易陷入親情陷阱。實踐隊成員認真向老年人科普了AI深度偽造的各類詐騙手法,提醒他們在轉賬、透露信息之時,及時向家人確認;若不慎被騙,應及時報警并配合執法人員調查。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萬象匯向群眾發放AI詐騙調查問卷 “法盾防詐”實踐隊 李紫杉供圖)
此次調查問卷共發放150份,實踐隊不僅梳理出當前AI詐騙的實際態勢與突出問題,也對群眾對AI詐騙的認知程度有了基本掌握。在本次活動中,實踐隊成員積極且詳細地向群眾普及AI詐騙的有關知識,通過列舉實例向群眾說明了AI詐騙的多樣性,提醒群眾要提高財產流轉警惕,增強自己的防范意識。本次實踐活動形成了流動的反詐課堂,隊員們向路人普及AI詐騙的新鮮手段,通過一個個發生在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讓大家看清這類詐騙的新穎之處:“騙子不用真人出鏡,AI生成的影像聲音就能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