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牧科技——智慧養豬系統打造畜牧業智能化新模式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畜牧業正迎來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機遇。由西華師范大學劉俊書團隊主導的智牧科技項目,聚焦生豬養殖領域痛點,通過612天深入全國20余個養豬大縣的實地調研與技術攻堅,成功研發基于RFID技術的智慧養豬系統,申請國家專利9項、軟件著作權12項。該項目以“技術賦能產業”為核心,為畜牧業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扎根一線:以技術創新破解行業痛點
我國生豬養殖長期面臨智能化認知不足、數據管理低效、人才流失嚴重等挑戰。團隊深入大涼山等地區,累計行程超1.4萬公里,調研415個養殖周期,發現僅25%從業者了解智能化深層應用,60%養殖場設施老化,數據錯誤率高達60%。對此,智牧科技構建“兩級三層”技術架構,融合RFID射頻識別、物聯網傳感與AI算法,實現三大突破:精準管理、智能調控和資源優化。
雙端驅動:產學研融合加速技術落地
項目首創“高校研發+企業應用”雙端機制,形成“研發-轉化-銷售”一體化模式,為大型農牧企業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并為中小養殖場定制低成本智能設備。目前,系統已應用于5所養殖基地,生產效率平均提升40%。
社會價值:科技助農推動產業升級
智牧科技不僅聚焦技術突破,更致力于鄉村振興與農民賦能:它培育了新農人,開展技術培訓10場,累計培養224名具備數字化管理能力的養殖從業者;與云明新益等企業共建智慧養殖聯盟,推動數據共享與資源整合;通過糞污資源化利用與精準控耗,減少抗生素使用30%,降低碳排放15%。項目被納入“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示范案例,社會效益顯著。
未來規劃:打造智能養殖生態標桿
團隊將以“三步走”戰略深化布局。首先是技術迭代:研發AI豬只行為分析模型,升級疫病預測算法;再拓展市場:三年內覆蓋全國50個養殖大縣,服務超1000家養殖場;最后,也要重視生態共建:聯合政府、高校與企業,構建智慧養豬產業聯盟,推動行業標準制定。
從涼山村落走向全國市場,智牧科技以創新之力,實現技術普惠與模式創新,項目不僅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更讓農民在智能化浪潮中“有身份、有本事、有奔頭”。未來,團隊將繼續深耕畜牧領域,以科技之筆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智牧科技——讓每一頭豬都擁有數字身份證,讓每一次養殖都精準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