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就像一顆顆躺在沙灘上的貝殼,吸引著孩子們一步步走近文學的海洋。2025年寒假期間,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詞匯拾貝”團隊開展了主題為《城鄉結合學校三年級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情況及元語言意識現狀調研》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了解城鄉結合地區小學生的識字現狀及元語言意識水平,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促進識字教育的健康發展。
在活動開始前,團隊成員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設計了詳細的調研計劃和識字量測試卷。1月14日,團隊抵達桂林市七星區中心小學,與該校校長進行了深入交流,明確了測試流程,確保調研活動有序開展。

圖1 團隊成員在桂林市七星區中心校門口合影
當天下午,團隊成員走進三、四年級教室,向學生們介紹了測試的目的和方法,并引導他們在規定時間內認真填寫識字量測試卷。測試過程中,團隊成員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并對測試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幫助,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順利完成測試。
圖2·圖3 四年級學生認真填寫識字量測試卷
在識字量測試結束后,團隊繼續開展了元語言意識測試。在班級教師的配合下,測試順利進行,學生們認真作答,展現了良好的作答素質。測試完成后,團隊成員仔細檢查并整理了試卷,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當天,團隊共收集到有效測試卷56份,為后續分析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數據。
圖4·圖5 團隊成員對測試困難學生進行一對一幫助
在調研結束后,團隊成員對收集到的測試卷進行了細致的評分、整理與分析,旨在通過樣本數據深入了解該校學生的識字水平及識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初步統計分析顯示,學生的元語言意識與識字量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其中女生在總元語言意識量上的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但性別差異對元語言意識的影響相對較小。此次調研還發現,城鄉學生在識字水平上存在明顯差距,部分農村學生的識字量明顯低于城市學生,且在元語言意識方面表現較為薄弱。
針對上述問題,“詞匯拾貝”團隊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呼吁加強農村地區的識字教育,特別是元語言意識的培養,并建議優化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識字水平。此次調研不僅為團隊撰寫調研報告、提出解決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據,也為推動桂林市七星區中心小學乃至更廣泛地區的語文素養教育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團隊成員表示,未來將繼續關注城鄉結合地區的教育發展,助力更多學生在識字教育的海洋中拾取知識的“貝殼”,為推動中國教育的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鐘心 盧婷 覃娟
圖|鐘心 詹慧心 戴婭琦 廖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