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寒假社會實踐】——傳承百年的指尖藝術
日照,這座充滿文化底蘊的城市,孕育著無數珍貴的傳統技藝。其中,劉氏盤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藝,成為了日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為了響應山東促優質文化資源進校園政策,推動文化教育融合發展,增強曲園學子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感。2025年1月17日,“盤龍扣鳳,蓮韻非遺”實踐隊在日照五蓮縣的劉氏盤扣非遺工坊開展了以劉氏盤扣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圖一為團隊成員與孫明秀師傅的合影 黃思宇攝
劉氏盤扣的發源地是日照五蓮縣。劉氏盤扣起源于清朝光緒年間的李氏裁縫坊,距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劉氏盤扣的制作工藝復雜,選料考究,搭配嚴謹,花樣繁多,主要包括配色、開料、鎖襻、熨蒸、盤扎、鑲嵌、填充、封燙、滾邊、定型等幾十道特殊工藝手法。劉氏盤扣不僅在傳統服裝中應用廣泛,還逐漸擴展到服裝設計、禮服加工、非遺傳承、文化傳播等領域。
圖二為精美的盤扣掛飾 黃思宇攝
近年來,劉氏盤扣的傳承人在保留傳統制作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制作工藝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如今,劉氏盤扣不僅有傳統的花、鳥、蟲、生肖、漢字等造型,還發展出了20個系列近百種產品。如栩栩如生的樹葉扣、樹枝扣、玫瑰扣,活靈活現的蝴蝶扣、蜻蜓扣、鳳凰扣,以及精美絕倫的“喜”字扣、“福”字扣、“壽”字扣等。
圖三為“福”字扣 黃思宇攝
“盤龍扣鳳,蓮韻非遺”實踐隊深入實地調研,走進了劉氏盤扣非遺工坊,拜訪了日照市劉氏盤扣文化傳承有限公司設計師,劉氏盤扣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孫明秀師傅。近年來,孫明秀把傳統手工和現代審美巧妙融合,積極推動盤扣多元化發展,讓盤扣出現在布包、茶席、車掛、胸針還有手機掛件這些東西上。她用盤扣精心設計的 “茶韻五常” 茶席,在 “黃河杯” 2020 山東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里表現突出,得了 “文化融合類” 優秀作品獎;把盤扣放進 “瓷韻” 多功能布藝包的創意,還在 2023 山東省旅游商品大賽里拿了金獎。孫老師手里的盤扣,不光點綴了平常生活里的四季衣裳,還藏著美學趣味和詩意心情,更承載著手藝人對非遺文化深深的敬意與熱愛。
圖四為孫明秀師傅為實踐隊成員介紹盤扣 黃思宇攝
2021年,五蓮劉氏盤扣制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無疑為其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在日照市政府和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劉氏盤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不僅在國內各類文化展覽中頻繁亮相,還走出國門,受到國際友人的喜愛。
圖五為實踐隊成員在向路人介紹盤扣的相關知識 黃思宇攝
如今,劉氏盤扣正以嶄新的姿態,以創新的態度續寫著傳統技藝的傳奇。它不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藝品,更是一張承載著日照文化的亮麗名片,向世人展示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