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晴
“國家的政策,最終要落到咱們老百姓的日子里。”帶著這樣的認知,我再次走進書苑社區,這一次我面向的群體是社區居民,向居民們宣講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我期待用貼近生活的解讀,讓“國之大者”與“民之小事”在居民心中形成聯結。
活動場地里,老人帶著小板凳、年輕人也來了不少,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匯聚,眼神里滿是對與自身生活相關政策的關切。宣講伊始,我從“發展為了人民”的根本立場出發,告訴大家二十屆三中全會的諸多部署,都和大家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緊密相連。
講民生保障,我細數全會在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的規劃,“就像咱們社區的養老服務站,未來會借著政策東風,在助餐、康養等方面更完善”,幾位老人聞言,不住點頭交流。聊社區治理,我分享了其他社區通過居民議事會解決停車難問題的故事,鼓勵大家“咱們社區的事,大家一起商量著辦,這就是自治的力量”,不少居民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談到綠色生活,我結合全會綠色發展理念,倡議大家從參與社區垃圾分類、踐行低碳出行做起,“咱們每一個小行動,都是在為美好家園出力”。
互動時,一位退休教師問:“全會對社區文化建設有啥新說法?”我結合全會“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提議社區可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辦書法班、民俗展覽,老人聽后笑著說:“這想法好,能讓大家的精神生活更充實。”還有年輕父母咨詢托育服務相關政策,我也依據全會精神,和他們交流了未來社區托育可能的發展方向。
這場宣講,讓我看到居民對政策的熱切關注,也讓我明白,把宏大的全會精神講進百姓心坎里,需要的是“接地氣”的表達與“連民心”的共情。能成為這份“橋梁”的一分子,我倍感榮幸。
作者:山東大學 常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