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大學就業處主導的“訪企拓崗”暑期社會實踐隊,相繼深入教育科技與工程建設兩大關鍵行業代表性企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西安分校與中建六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開展深度調研與交流。作為繼物流行業企業走訪后的重要行程,此次活動旨在拓寬校企合作維度,精準對接多元化人才市場需求,為優化人才培養和拓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通道提供實踐依據。
上午,實踐隊抵達中建六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并進行參觀學習。
圖為實踐隊參觀企業
在進行座談會環節,企業方特意安排了在該公司任職的多位長安大學畢業生校友參與座談交流。長安大學帶隊教師向企業代表詳細闡釋了學校的辦學定位、特色學科優勢以及現階段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期望。
圖為學校老師向企業介紹學校情況
中建六局一公司方則圍繞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主營業務布局及核心人才缺口進行了系統性介紹。中建六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重點解析了公司的人才培養體系,他指出:“針對應屆畢業生,企業實施了‘星火計劃’,核心包括雙導師帶教機制、多崗位輪崗實踐等全周期成長支撐方案。”該經理亦提及,近年入職的長安大學畢業生普遍展現出較強的專業適應性和實干精神,部分人員已成為關鍵項目團隊的中堅力量。
圖為實踐隊與企業進行交流
座談交流環節氣氛熱烈。企業技術骨干與實踐隊學生圍繞行業發展趨勢、職業發展通道及應屆生薪酬結構等核心議題進行了坦誠交流。受邀的長安大學畢業生校友結合自身成長軌跡,分享了從校園過渡至職場的經驗:“一線工程項目是鍛煉專業綜合能力的寶貴平臺,持續學習意識與實踐經驗的積累至關重要。”這些來自職場前沿的真實故事,為在校生提供了可借鑒的成長模型。
圖為實踐隊在六局一建合影
下午,實踐隊轉赴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西安分校。在參觀過程中,分校教學環境的規劃理念、運營管理模式以及團隊文化氛圍給成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新東方西安學校校方代表代老師接待了實踐團隊,并在隨后的座談會上介紹了企業的業務架構與發展態勢。代老師闡述了新東方對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相較于單一專業背景,具備強邏輯思維能力、有效溝通協作能力和持續抗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具發展潛力。”代老師基于數據指出,長安大學畢業生在新東方教師崗位上也展現出特有的優勢,其嚴謹務實的特質與教學崗位的需求存在較高契合度。此外,代老師還就應屆生在求職材料準備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就學生關心的教培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分享了專業見解。
圖為實踐隊與新東方老師進行交流
實踐走訪帶來的信息沖擊引發了團隊成員的深度思考。在返程途中,實踐隊員分享道:“教育科技與建筑工程分屬不同領域,但兩家企業都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沿脈搏,對自身知識結構優化與職業規劃有了更明晰的方向。”帶隊教師在總結時強調:“此類深度企業走訪的核心價值,不僅在于信息傳遞與校企關系的鋪墊,更在于為在校生構筑起連接理論課堂與產業實踐的認知橋梁。”
長安大學就業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將持續至八月上旬,后續計劃深入多個領域的領軍企業。實踐隊將通過系統化的實地考察、校友深度訪談、崗位需求剖析等形式,全面采集不同產業在轉型升級期的人才需求特征、能力模型變化及新興崗位方向等關鍵信息。這些來源于市場一線的一手資料,將匯編成詳實報告,直接服務于長安大學專業課程體系重構、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及就業指導服務的精準化升級,加速形成“產教融合、供需對接”的就業工作長效機制。
此次聚焦教育科技與建筑產業的社會實踐活動,是長安大學推動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戰略的持續深化。通過組織學生深入產業一線,不僅拓寬了潛在的就業合作渠道,更有效促進了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標準上的共識凝聚,助力學生建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觀。該校就業工作的這種主動“走出去”對接企業需求、積極“引進來”優化培養模式的新路徑,正在為畢業生搭建更具競爭力的就業支持平臺。
此次實地考察,長安大學師生不僅帶回了寶貴的行業洞見與崗位信息,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產業變革與職業發展的理解;對于企業而言,實踐隊的深度交流亦傳遞出高校推動人才培養緊跟市場需求的積極信號。這場致力于打通校園育人體系與產業用人需求的實踐探索,正在開啟校企協同育人的新階段。
。ü﹫D:劉譯洋,作者:付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