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挺不厝·毅啟文興”實踐隊走進黃厝村,面向親子家庭開展燒箔與漆扇技藝課程,并通過直播形式向線上觀眾同步展示非遺魅力,以“線下體驗+云端傳播”模式,讓傳統文化“破圈”觸達更多人群。
課程現場,實踐隊隊員先以金箔、銀箔及傳統貼箔成品為教具,向線下親子家庭與線上直播間觀眾同步展示貼箔技藝。“貼箔就像給物件穿新衣,需要耐心和巧勁。”隊員手持鑷子,示范將細碎金箔平整貼于木板表面,再用軟毛刷輕壓固定。線下親子活動以互相協作的形式展開,孩子們小心翼翼夾起金箔,家長輔助按壓,共同打造出獨特的燒箔作品;線上觀眾則在評論區互動提問,隊員實時答疑。
圖為實踐隊隊員講解燒箔制作過程的場景

圖為實踐隊和小朋友們拿著燒箔作品的合照
漆扇課程中,隊員通過展示PPT圖文和播放紀錄片的方式,在線上線下講述漆扇2000多年歷史及天然大漆的提取過程。在體驗環節,線下親子自由發揮,在扇面上題字作畫,隨后實踐隊員指導小朋友調配環保漆料為扇面染色,深淺不一的色彩在水中暈染后,使得原本素白的扇面變得五彩斑斕;線上則以特寫鏡頭聚焦調色、暈染細節,不少網友留言“學會了配色技巧”。當扇面成品誕生時,線上線下贊嘆聲交織。
圖為實踐隊隊員指導小朋友調配漆扇顏料的場景

圖為實踐隊和小朋友們拿著漆扇作品的合照
課程結束后,實踐隊采訪陪同孩子來參加的家長。家長李女士笑道:“孩子全程特別專注,還說以后都要來體驗非遺課。”家長王先生補充說:“這種動手又動腦的課程,比只講課更能讓孩子記住傳統文化。”
圖為實踐隊隊員采訪參與課程家長的場景
據悉,此次課程是實踐隊“非遺進鄉村”系列活動之一。未來,實踐隊將繼續創新“線下+線上”雙線傳播模式,開發更多元的非遺體驗項目,推動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