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
大學生新聞大學生活校園文學大學生村官
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經歷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總結社會實踐心得
全國排名校友會版軟科排名分類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專科排名
求職簡歷職場法則面試技巧職場故事求職招聘
英語學習計算機學習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經濟管理建筑設計財務會計
申請書證明書檢討書自薦信演講稿心得體會調查報告讀后感求職信推薦信其它范文
 

曲園學子三下鄉:匠心筑遺調研團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主題問卷調查

報告題目:匠心筑遺調研團關于非遺文化主題的問卷調查報告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劉佳琪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心,“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匠心筑遺調研團”社會實踐隊利用線上問卷調查,以廣大群眾為調查對象,深入學習研究不同年齡階層的群眾對非遺傳承的了解程度與看法以及不同地區對非遺的重視程度。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傳承非遺文化思想的普及程度,找到傳承非遺文化的不足之處。
一、調研背景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產,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面對當今傳統文化的教育缺失,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刻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成就,積極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出當代青年的蓬勃力量。
二、調研內容
  (一)調研對象的性別及年齡的分布情況
根據結果顯示,本次問卷調查共有281人填寫,其中男性占比45.91%,女性占比54.09%;接受調查問卷的人中,18-35歲人數最多,占比41.64%,其余分別是:15-18歲占比34.16%,35歲及以上占比22.06%,0-15歲占比2.14%。問卷顯示,參與此次調查的大部分人群為18-35歲的年輕群眾,且男女比例均衡。
  (二)調查對象對非遺的了解程度及渠道
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得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及程度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非遺有較大興趣,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人對非遺缺乏了解甚至是不想了解,因此進一步宣傳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尤為重要的。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對非遺種類中的民俗最為感興趣,其次是傳統手工藝與美食,其中民俗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揚中國民俗文化傳統,能激起人們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并且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目前我們可以加大民俗的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我們還了解到,我們學習非遺文化的渠道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是電視網絡、書籍等途徑。由此可見,我們可以結合不同的有效途徑,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讓更多人加入進來,一起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并弘揚非遺文化。
  (三)調查對象對非遺傳承的想法與觀點
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群眾認為非遺文化與全球化并不相悖,應大力學習發揚非遺文化,成為世界著名文化的一種,但傳承非遺文化的阻礙也在調查中顯現出來:我們十分缺乏年輕力量去發揚非遺文化,當今非遺文化大多數掌握在老人手中,并且也只有少部分年輕人愿意投身于非遺文化的學習當中去,因此如何帶領廣大青年群眾深入學習了解非遺文化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借助新媒體碎片化有針對性宣傳能更好地幫助非遺文化的弘揚,此外還可以通過借助電視廣播制作宣傳片、加強青少年的校內教育以及在周邊地區發放資料冊等達到全面宣傳的效果。除了非遺文化的傳承外,非遺文化的保護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需要借助傳承人認定并保護、經濟補貼、名錄保護、法律保護等有效途徑來為它的傳承與發展保駕護航。由此可見,人民群眾對非遺文化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見解與觀點,我們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與挖掘,做到發現非遺,學習非遺,傳承非遺,積極普及非遺文化,不斷學習和完善非遺文化的保護機制,對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堅持真實性和整體性的原則。要鼓勵青年群眾學習非遺文化,提高人們對非遺文化的重視程度,從青年抓起,營造一個大力弘揚與發展非遺文化的氛圍,在一代代的傳承中讓非遺繼續發光發熱。
  (四)我們身邊的非遺文化
調查結果分析:
我們身邊所出現的非遺文化宣傳活動已經日益增多,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親身體會并了解非遺文化的多姿多彩,我們會發現在不同區域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可以幫助該地形成與眾不同的地區文化,有效幫助當地居民共同創建獨有的人文環境,促進當地精神文明和諧發展,增強群眾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豪感,能夠跟好地完成非遺文化的發揚與傳承。此外,媒體宣傳已然成為非遺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新媒體時代,我們利用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以及較強的交互性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非遺文化,使更多人通過互聯網近距離接觸到非遺技藝和精美的作品,更多的人能夠與傳承人互動、學習、交流,大大增加了非遺知識傳播速度和范圍。傳承人足不出戶就能展示自己的技藝和作品,互聯網也成為了傳承人的創收平臺,有了更多收入,傳承人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藝的傳承保護,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四、總結:
隨著各級政府的努力與人們認識的提高,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從1979年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共同發起10部《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的編撰工作至今,非遺文化的傳承工作已經走過了幾十年。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要繼續弘揚非遺文化,了解文化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學習領悟非遺文化的內在思想,肩負起我們這一代的使命與擔當,發揮我們獨有的力量,共同實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秀文化遺產,讓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五、參考文獻
1.2006年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辦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
2.楊宇《新媒體時代非遺傳承傳播的利與弊》
https://m.fx361.com/news/2019/1014/7097156.html
3.《中華兒女》期刊第四章第一節《中國非遺保護之路》
 
    作者:劉佳琪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08-28 瀏覽:
  • 鄉村振興現在進行時
  • 鄉村,是國家安全后盾,鄉村振興必定帶領整個民族的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日可待。
  • 08-28 關注:4
  • 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行動,實施鄉村振興,需興在鄉村農業、文化、經濟、政治、生態環境等方面。
  • 08-28 關注:5
  • 賡續紅色血脈 奮進時代征程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次踏上紅色革命圣地,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多次強調要從中國革命歷史、優良傳統和精神中汲取養分。
  • 08-28 關注: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女人体a级1963免费|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特级淫片免费| 91学院派女神|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日本护士xxxx视频免费|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性盈盈影院免费视频观看在线一区| 天天成人综合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91自产拍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蜜桃臀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4虎永免费最新永久免费地址| 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aaaaaaa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黄色aaa大片|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软件| 欧美大片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四虎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