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服務廣東省教育廳有關“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的具體部署,助力廣財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作”突擊隊行動,廣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團委認真謀劃,精心組織了2025年國家資助政策宣傳系列實踐活動,通過“晨曦旭日實踐團”與惠州、從化等地方團委、退役軍人事務辦及有關教育部門等合作共建,為當地學子帶來一場場別出生面的政策宣傳活動。
“晨曦旭日實踐團”自2020年成立以來,立志為當地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的成長成才服務,已持續多年深入我省各市開展國家資助政策宣傳與校園資助政策解讀活動并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贊揚。本次活動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同時廣東財經大學“港灣”輔導員工作室為實踐團的活動策劃、項目申報等關鍵環節給予重要指導。作為2025年廣東省“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下鄉行”省級團隊以及2025年廣東財經大學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校級重點團隊,晨曦旭日實踐團帶著新的使命和責任,在惠州市惠東縣白盆珠鎮和廣州市從化區江浦街道鳳院村,以資助政策宣講為行動主線,開展“傳統文化育人+暑期安全宣傳+銀發關愛服務”的“1+N”多元服務體系,為當地群眾老百姓帶來了貼心、暖心的幫助與支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體現了廣財青年大學生的青春風貌和奮勇擔當。以下是2025年晨曦旭日實踐團的行動回顧:
以“深調研”把握“真需求”:實踐團力求實事求是辦實事
為確保國家資助政策宣傳精準對接地方,實踐團深入開展調研工作。通過系統查閱當地檔案與年鑒資料,把握白盆珠鎮社會經濟與教育發展脈絡。同時,實踐團專程走訪退役軍人事務辦,詳細了解歷年資助數據與特殊群體需求,并與當地職能部門舉行座談交流。通過建立“政校村”三級聯動,實踐團精準掌握了白盆珠鎮的人口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現狀,確保宣傳內容的精準性和針對性,為后續政策宣傳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小講臺”講透“大政策”:校園驛站明資助細則傳溫情
在白盆珠中學,實踐團設立校園政策宣傳驛站,通過展板展示、發放折頁、現場咨詢等方式,向中學生詳細介紹高等教育階段各項資助政策。團隊成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重點講解了助學貸款的申請條件和優惠政策,并通過大學生活分享,幫助他們提前規劃求學之路提供參考。這種“深入淺出、接地氣”的宣講方式,使政策宣傳更加直觀有效,讓學生對資助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用“鐵腳板”踏出“助學路”:入戶滴灌把資助政策送炕頭
實踐團成員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深入白盆珠鎮和鳳院村群眾家中,開展入戶宣傳,進行"一對一"精準宣傳。面對面交流中,團隊成員仔細了解每個家庭經濟狀況,針對不同學段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資助方案建議。從義務教育階段的幫扶政策,到高等教育階段“獎助貸免勤補減”全方位資助體系。實踐團用最直接的方式讓政策從“文件上”走到“田野間”,從“條文里”走進“心坎里”,是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的生動實踐。
以“土方言”講清“書面語”:圩日宣傳讓條文變成客家話
在白盆珠鎮農貿圩集和鳳院村集市,實踐團創新采用"固定攤位+流動宣傳"模式開展政策推廣。團隊成員用當地方言,通過“政策解讀+案例說明”的方式,將政策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家常話,這種立體化的宣傳方式真正實現了政策宣傳"零距離",讓政策宣傳從“廣泛傳播”到“精準推送”的轉變,使國家資助政策的陽光雨露滋潤到每個需要的家庭。
以“文化味”守護“童心夢”:雙拼課堂育新人更筑安全墻
在從化區鳳院村,實踐團將政策宣傳與文化教育相結合。通過醒獅文化講解、粵語日常教學、咸水歌謠學唱等生動形式,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寓教于樂中煥發新活力。同時,針對暑期安全隱患多的現實情況,實踐團圍繞防溺水、防詐騙、國家安全等主題,借助發放宣傳單、面對面宣傳等形式,提升鄉村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暑期安全防線。
以“面對面”傳遞“心溫暖”:長者照護之家送關懷暖銀齡
團隊深化銀發關愛服務,走訪白盆珠鎮長者照護之家,開展“傾聽銀發心聲”活動。團隊成員與長者親切交流,不僅傳遞政策信息,詳細介紹資助助學政策如何惠及子女孫輩教育。更給予了老人們精神陪伴和情感關懷,細致講解醫保養老等實用知識,真正實現從物質關懷到精神關愛的全方位服務。
廣東財經大學晨曦旭日實踐團此次“國家資助政策下鄉行”系列活動,是深化資助育人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實踐團創新采用“1+N”多元服務模式,實現了政策宣傳與文化育人的同頻共振。未來,實踐團將持續完善“政校村”協同機制,建立長效服務體制,持續開展線上政策咨詢和結對幫扶,并將“1+N”多元服務模式推廣至更多地區。
供稿:陳秋顏
指導老師:黃迪 劉文基 崔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