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下午,為更好了解小學階段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行為訓練問題,為實踐探究提供全面的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慧動未來”教育關愛實踐團成員前往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穿運社區開展一場為小學階段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設計的線下行為矯正與團體輔導實踐活動。
活動現場,團隊成員們基于前期對孩子們的行為觀察與評估,精心設計了多個有趣的干預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需要按要求找出特定顏色的積木,并做出相應的情緒反饋。在過程中,通過考驗他們的專注力和執行功能,能否高效且準確的完成指定動作,保證情緒穩定,來判斷他們的行為是否得到改善。
(團隊成員與孩子們進行游戲互動)
在成員們的耐心引導與及時的正向鼓勵下,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了訓練。同時,孩子們也給出了不同的行為反饋。在游戲過程中,有的孩子在執行指令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正確完成指令要求的行為動作等問題。團隊成員通過攝像記錄,與孩子們進行交談,及時記錄下他們的情緒、感受、動作等相關要素,為進一步制定針對性糾正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此次活動不僅面向兒童,同樣面向家長,探索家庭環境下解決ADHD兒童行為問題的科學方法,形成多方聯動更好構建矯正網絡,幫助ADHD兒童更好地完成行為矯正。團隊成員通過與到場家長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到更多關于ADHD兒童生活中的行為細節與矯正行為時遇到的困難,根據家長的反饋分享了一些行為管理的策略,并耐心解答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我們之前很焦慮,不知道該怎么教他,總是忍不住發脾氣。今天不僅孩子玩得開心,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方法,知道了怎么去理解他和幫助他。”一位參與活動的孩子母親表示,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她日后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改善孩子ADHD癥狀。
(受訪家長填寫ADHD兒童行為調查問卷)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南京師范大學“慧動未來”團隊此次實踐活動,正是響應國家號召的一次積極行動,讓社會認識到ADHD兒童不等于所謂的“調皮搗蛋”,它需要科學的理解和全社會的支持。同學們通過這次實踐,不僅以溫暖陪伴關愛弱勢群體,將課堂所學的專業理論應用于真實場景,實現了自我價值的升華。更重要的是,活動為ADHD兒童及其家庭帶來了切實的希望與改變,為改善方式提供了有益探索,生動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
南京師范大學 張揚 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