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讓他們了解、體驗和熱愛中醫藥文化,對于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至關重要。山東中醫藥大學“三下鄉”“醫”往無前隊員們走進楊柳春風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
在小學的課堂上,隊員們化身為“小老師”。開展了生動有趣的中醫科普講座。他們用動畫片、圖片等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中藥的起源、常見中藥的功效等知識。當講到人參、枸杞等常見中藥時,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問,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隊員們帶來了多種常見的中藥標本,在校園內組織了中草藥辨識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觸摸,加深對中藥的認識。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原來這些小草、樹根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太神奇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感受中醫藥文化,隊員們開設了養生功法體驗課,教同學們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
其中穴位按摩教學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環節,如合谷穴、足三里等,教孩子們如何正確按摩這些穴位來緩解疲勞、預防感冒等。孩子們學得認真又投入,紛紛互相按摩,體驗穴位按摩的奇妙效果。
之后在活動室里,隊員們教同學們如何炒制中藥,較高年紀的學生們對炒藥很感興趣,他們戴上一次性手套,按照隊員們演示的“文火慢炒,勤翻動”方法,手持鏟子認真炒制。這種實踐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中醫藥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通過這些活動,極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的中醫藥健康素養,培養了他們對中醫藥的濃厚興趣,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之后,“醫”往無前隊來到了長清區常春藤社區
義診服務是社區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隊員們攜帶了各種醫療器械和中藥制劑,為居民們提供免費的體檢和醫療服務。他們為居民量血壓、測視力、診脈,根據檢查結果為居民制定個性化調理方案,并向居民們推薦合適的中藥方劑和養生方法。在義診過程中,隊員們還向居民普及了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知識,提高了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
特色中醫項目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隊員們現場展示了針灸、刮痧、推拿、拔罐等中醫外治技法,并邀請居民們親身體驗。一位體驗了推拿的居民說:“推拿之后,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脖子也不那么僵硬了,中醫外治技法真是太神奇了。”
養生保健系列講座也是社區活動的一大亮點。隊員們根據不同季節和居民的健康需求,舉辦了多場講座,內容包括冬季養生、夏季防暑、老年人養生等。講座中,隊員們不僅講解了養生知識,還現場示范了一些簡單的養生動作和食療方法,讓居民們能夠學以致用。
通過這些活動,將優質便捷的中醫藥服務送到了居民家門口,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讓中醫藥文化在社區中得到了廣泛傳播。
從為社區老人測量血壓、講解秋冬養生方劑,到向校園學子演示艾灸、推拿的基礎操作;從用通俗語言解讀“辨證施治”原理,到現場教大家辨別常見中藥材真偽——“三下鄉”服務期間,中醫藥學生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科普實踐,用專業又接地氣的方式,打破了大眾對中醫藥的認知壁壘。不少參與活動的社區居民表示,“以前覺得中醫藥很深奧,聽學生們一講,才知道日常煲湯的陳皮、生姜都是寶,養生也能很簡單。”校園內,不少非中醫藥專業的學生也主動加入體驗,紛紛表示“對中醫藥的興趣被點燃了,以后會多關注傳統醫藥文化”。
“這次科普服務,既是我們踐行‘健康中國’理念的一次實踐,更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歷練。”指導老師何璐璐表示,在與居民、同學的交流中,大家不僅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真切感受到中醫藥的獨特魅力與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