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簡介
藝術學院始建于2010年,現有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和表演三個專業,藝術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學院秉承“德藝周厚、知行合一”的院訓,堅持“藝術與科技融合、多學科交叉滲透、理論與實踐結合、跨專業協同育人”的辦學理念,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思路,堅持三個專業一個平臺、“一課”與“二課”高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核心,構建課堂實訓、獨立實踐課程、校企融合、實習實訓、創作競賽五級實踐教學育人體系,堅持教學質量監控全覆蓋、過程化、精細化、常態化,致力于培養熟悉巴蜀地域文化、能源行業知識,具有濃郁的家國情懷、寬廣的國際視野、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雅正的審美情趣、嫻熟的專業能力,具備較強的科學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視聽藝術創作高峰人才。學院與美國紐約電影學院、英國創意藝術大學等展開聯合辦學,本科生可通過“4+1”、“3+2”等項目前往國外院校攻讀研究生。
學院現有教職工52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8人,教授等正高級職稱3人,副教授等副高級職稱15人。學院現有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美育、戲劇與影視碩士5個教研室。藝術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建有國家一級學會微電影創研中心1個,教育部虛擬仿真教學創新實驗室1個,校級研究中心2個,實習實訓基地12個,院級創作競賽中心1個。學院配有全套數字攝錄、演播、制作設備,擁有新聞演播廳、數字視頻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影視后期特效實驗室、廣播直播間、形體房、綜合排練廳、聲樂教室、錄音室、圖書資料室等硬件設施和實驗設備。能充分滿足教育教學和專業實踐需要。
近年來,學生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夏青杯”、“齊越節”、“德藝雙馨”文藝展評、全國大學生主持人大賽等公共平臺和學科競賽中獲獎580余項。由我院師生參與創作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現實題材彝族兒童劇《海上的諾蘇火布》,在全國巡演30余場。師生主創的紀錄片《匠心琴韻》在四川衛視、央視網播出,獲得第25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紀錄片大獎——提名作品獎”、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青年教師擔任編劇的35集都市勵志輕喜劇《大根的夢想生活》(原名《傻根進城》)在山東衛視播出,擔任導演的電影《恍若少年時》榮獲溫哥華華語電影節(Vancouver ChineseFilm Festival)入圍獎。學院還積極參與央視春晚、省市文藝匯演以及各種形式的群眾性文藝活動,積極開設美育課程,舉辦美育講座和培訓,為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素質和社會服務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湖南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廣西電視臺、深圳電視臺、華潤集團、京東集團、愛奇藝、梨視頻等單位。
學院畢業生主要深造院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大學、河北大學、湖北大學、廣西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University of Sheffield等學校。
( 通訊員:魯明洋 趙成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