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入貫徹并落實關于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激發青年學子的愛黨愛國情懷,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紅橋筑夢先鋒隊圓滿完成了為期三個月的返家鄉紅色遺址調研宣傳活動。該先鋒隊由土木工程學院15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在讀學生組成,活動于2024年2月18日順利落幕。此次活動中,隊員們分為了調研組、數據整理組和新媒組,各小組分工明確、協作有序,共同致力于紅色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圖為團隊成員在王維舟紀念館學習遺址文物 劉珊妤攝
在實踐期間,成員們對多處紅色文化遺址進行了深入的參觀與調研,這些遺址包括毛主席視察紅光紀念社、合江縣烈士陵園、惠通橋與滇緬公路、綿陽紅軍長征紀念館、敘永縣烈士陵園、王維舟紀念館、南腰界紅三軍司令部舊址、萬州革命烈士陵園以及王坪烈士陵園等。隊員們在這些歷史遺跡中,仔細觀摩了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影像資料,認真傾聽了講解員對那段波瀾壯闊革命歲月的深情講述,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為了獲取更加豐富和深入的調研資料,團隊成員還與各遺址的管理人員及當地黨史專家進行了深度訪談,挖掘出了許多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和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深化了隊員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也為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貢獻了寶貴的資料。

圖為團隊成員在王維舟紀念館志愿講解 劉珊妤供圖攝
為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紅色文化的魅力與價值,實踐團隊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開展紅色文化宣傳活動。在線下,團隊在遺址內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采訪調研,幫助遺址內工作人員進行簡單工作,認真參與遺址歷史文化講解會,積極參與各類宣傳活動;在線上,團隊制作相關文化的短視頻、整理精美的遺址相片,制作文化宣講PPT內容,這些作品以新穎的視角、活潑的形式,展現紅色文化的精髓。

圖為團隊成員在朱德故居調研學習 李思彤攝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實地調研,團隊成員對紅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這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同時也錘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在后續的成果整理過程中,隊員們共完成了十余份詳盡的調研報告,收集并整理了上百張實踐照片以及百余份調查問卷。這些豐富的資料不僅記錄了他們此次紅色之旅的點滴,也為進一步的研究和宣傳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此次調研宣傳活動影響廣泛,有效地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傳播與弘揚,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跡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談及此次實踐活動,四川農業大學紅橋筑夢先鋒隊的負責人李爽感慨地表示:“這次紅色之旅,使我們深刻體會到紅色文化的強大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傳承紅色文化不僅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我們要讓紅色基因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隨著此次調研活動于2024年2月18日圓滿結束,紅橋筑夢先鋒隊承諾將持續推進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實踐活動,致力于引導更多的學生深入了解、研究并傳播紅色文化。他們的目標是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持續傳遞革命精神的力量。通過這樣的努力,他們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人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通訊員 錢小燕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