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大學藥學院“聚焦傳統,創新未來”社會實踐隊開展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秀山花燈的采訪活動
2月1日,藥學院“聚焦傳統,創新未來”社會實踐隊成員廖紅雁、田請、李尚靈先后前往民間藝人店內和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對民間藝人田先生及秀山高級中學語文老師李晶進行采訪。本次采訪旨在通過近距離接觸秀山花燈研究人,對秀山花燈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促進對非遺傳統文化的精神傳承。
從對民間藝人田先生的采訪中實踐隊成員了解到,秀山花燈節期間人們會舉辦特別的節目和儀式,如安燈堂、走街竄巷跳燈等,人們會吃甜酒湯圓、油粑粑、米豆腐等進行慶祝。像田先生一樣的民間藝人們還對秀山花燈進行了工藝的提升,如用木條或鋼材代替原來的竹篾骨架等。田先生表示,有了更多年輕人自發地繼承和發展花燈文化的興趣和決心,以及政府機構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肯定,秀山花燈已經被推廣到一定的社會高度。
在對語文老師李晶的采訪中,成員們了解到秀山花燈起源于唐朝,以祭祀儀式和歌舞形式為原始形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成為了當地的標志性文化活動。作為語文老師的李晶也告知成員們,如今有更多教育工作者將目光投向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少中小學都開設了秀山花燈的相關課程,民族中學課間活動也有跳花燈,這些舉動使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同時李晶老師也從傳統花燈舞蹈的繼承、創新和反映現實生活的歌舞三個方面給出了對秀山花燈未來發展的建議與期待。
此次采訪活動讓“聚焦傳統,創新未來”社會實踐隊深入了解到秀山花燈在當地人民心中的文化信仰地位,同時也深入意識到秀山花燈藝術是不可再生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搶救、保護、修繕花燈文化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需要和時代同頻共振,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實踐隊成員會以更活躍積極的姿態傳承和發揚秀山花燈這樣的國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