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歲啟
恰是回首過往、展望新程之時
湖南大學第九屆國際青年學者岳麓論壇·主論壇
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舉行
這場論壇也成為與會嘉賓們
最好的年終總結之旅和新年啟程之旅
副校長陳仁朋代表學校對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作題為《傳承成就人才辦學傳統,矢志建設一流人才隊伍》的報告,從辦學情況、人才引育成效、人才引育政策等方面作引才宣講。他指出,湖南大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杰出人才。近年來,學校教學科研成果突出、學科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新校區建設穩步推進、師資隊伍日益壯大,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內部治理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亮眼成績,為青年人才提供了一流的科研和生活保障,全力支持青年人才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作題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應用》的報告,剖析了人工智能發展的背景意義,闡述了人工智能的技術體系架構,介紹了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環境感知等方面的廣泛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對機器人發展的助力。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研究員,Flux XII. Inc首席科學執行官呂修亮作題為《基于有機分子設計的功能材料:MOFs與液流電池的分領域研究》的報告,深入探討了有機液流電池的技術優勢與面臨的挑戰,分享了相關成果在產業化落地方面的積極進展。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執行院長馮凱作題為《風勁好揚帆,奮進正當時》的報告,從個人學習與工作經歷出發,分享了自身回國工作的心得與感悟,并鼓勵青年學者們實現角色轉變、打造學術標簽、保持技術敏感、勇于謀篇布局。
本屆論壇設置了學校層面的主論壇、學院層面的分論壇和“人才體驗之旅”等一系列配套活動。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14個國家和地區頂尖學府的160余名青年學者參加。
自2016年以來,湖南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岳麓論壇已成功舉辦9屆,邀請千余名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來校開展學術交流,數百位優秀人才選擇留在湖南、扎根湖大創新創業。近年來,青年學者與湖大、與湖南共成長,在學校“雙一流”建設、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中彰顯了“惟楚有材、今朝更盛”的嶄新風采。
每一次選擇、每一段旅程
都是邁向理想的遠征
青年學者們跨越山海,相聚麓山
將青春扎根在這片瀟湘熱土
教書育人、探索真理、傳承文化.....
他們與湖大共成長
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朱國龍
在同課題組師兄的熱情推介下加入湖大
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了
教學、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讓他心無旁騖地專注于教學和科研工作
得以在兩年時間里有所成長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與湖大共奔赴”
獨自南下來到長沙的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捷
感受到了意外的契合與舒適
在湖大深耕于“編譯”,他很幸福
為湖大在編譯器領域貢獻新力量,他很自豪
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馮見君正是在2020年“岳麓論壇”之旅中消除了自己的顧慮選擇入職湖大學校方方面面的支持讓他個人的成長與學校發展同頻由入職時的“基態”慢慢轉向“激發態”他與湖大一起成長
岳麓書院教授戴彼得
與中國有著深厚的緣分
但卻并不熟悉長沙
在寒冷的冬天與陌生的城市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給予了他溫馨感與歸屬感
努力做書院和文化的翻譯官和傳聲筒
他真正體現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張玲
自2000年從浙江跨越千里來到湘水之濱
便在湖大扎根成長24年的青蔥歲月里身份和角色雖歷經轉變但學校對她的陪伴和培養始終如一
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李莞聰
與湖大的緣分始于一場博士論文答辯
湖大的自由開放、兼容并包深深吸引了他
在這里,他擁有了一個能自由探索的工作環境一群待人友善、志同道合的同事征途已至新起點,不負韶華再出發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曾卓然
自幼深受湖湘文化的影響
立下知識報國的奮斗目標
湖大給了他一流的平臺和巨大的支持
讓他有機會實現兒時的夢想與諾言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沈閃
入職不久就站上了講臺
在學院領導老師們的關懷下
她精心備課、與學生密切交流
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作業拿來面批
主講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底蘊深厚又朝氣蓬勃的湖大
是實現理想、施展才干的平臺
堅定信心、積極作為
充滿機遇、大有可為的春天正撲面而來
湖大以開闊的胸懷
等候每一位有抱負、有才華的青年教師
湖大的廣闊天地
等候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