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備考知識點:債券
債券的定義
定義:債券是指公司或政府發行的一種長期債務工具。
1、債券的3個要素:
(1)面值是指在債券到期日支付給債權人的金額;
(2)票面利率指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年支付的利息除以債券的面值;
票面利率≠債券持有人要求的回報率;
(3)到期日:是指債券的年限,即在債券到期支付本金之前的時間。
2、債券契約→借款合約:
(1)受托人(一般為銀行)→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2)保護性條款:
①限制發行方的行為(如,限制流動比率的范圍);
②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如,不得發放過多現金股利)。
債券的類型
1、無擔保→無實物資產抵押:
(1)信用債券:
①長期無擔保;
②以企業的信用作為擔保;
③消極保護條款→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④清算時,信用債券持有人是公司的一般債權人。
(2)次級債券:
①清償順序排在權益性證券之前,其他債券之后;
②債券類別中,風險最大;
③債券類別中,收益最大(高收益債);
由于次級債券往往與可轉換債券結合在一起,而可轉換又是一項有利于債券持有人的期權,所以可轉換次級債券能降低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進而降低企業債務的融資成本。
(3)收益債券:
①利息的支付取決于企業是否有盈余;
②降低財務杠桿→企業重組;
③破產清算時,收益債券仍優于次級債券及權益證券;
④債券類別中,收益第二大。
(4)垃圾債券
①垃圾債券是指在投資級別以下的高風險、高收益(通常無擔保)的債券;
②垃圾債券是有價值的。
2、有擔保→以實物資產抵押:
(1)抵押債券:
①風險(收益)小于無抵押債券;
②同一資產進行兩次抵押
風險:第一抵押權<第二抵押權;
收益:第一抵押權<第二抵押權;
資產證券化:通過抵押“未來穩定的現金”,獲取資金。
- CMA考試重要知識點:風險與收益
- 預期(expected)收益的波動幅度、不確定性(uncertainty,variability,fluctuation)
- 02-17 關注:0
- CMA必考知識點:審計風險
- 指內部控制缺位時,財務報表中存在重要虛報的可能性。假設不存在相關的內部控制之前,財務報表中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 02-15 關注:2
- CMA考試重點知識:企業資源計劃和外包
- 將各種信息系統組合并整合為一個綜合的營運管理系統(全面綜合管理系統)。ERP系統將會計、分銷、制造、采購、人力資源和其他職能整合
- 02-15 關注:1
- CMA必背知識點:及時制
- 及時生產制是按照需要量生產,即在每個生產階段,需要多少材料就購進多少,把存貨壓到最低,甚至是0。
- 02-15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