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目標利潤下的銷售量或銷售額
CMA必考知識點之實現目標利潤下的銷售量或銷售額
實現目標利潤下的銷售量或銷售額可以采用公式法、邊際貢獻法和圖表法計:
1、公式法:
(1)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營業利潤
(2)在盈虧平衡點處,營業利潤為零
經典例題:
公司K的銷售代表到客戶所在地推銷一種新產品。產品的單位售價是$200.產品的固定成本是$4000,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是$100,當 前的銷量為75件,計算盈虧平衡點。
解析:設定營業利潤為零并在公式中帶入數字,本例中的盈虧平衡點計算如下:200*Q-100*Q-4000=0,Q=4000/100=40;本例中,銷量少于40會造成虧損,銷售40達到盈虧平衡,銷量大于40則會產生利潤。
2、邊際貢獻法
(1)邊際貢獻法銷量=(目標利潤+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2)銷售額=(目標利潤+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經典例題:
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每月固定成本1 000元,單位變動成本6元,售價每件10元,企業擬實現目標利潤1 100元,問應銷售多少產品?
銷量=(目標利潤+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1 100+1 000)/(10-6)=525(件)
銷售額=(目標利潤+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率)=(1 100+1 000)/[1-(6/10)]=2100/(40%)=5 250(元)
練習:以下哪項可以確保邊際貢獻率一直上升?
A、盈虧平衡量上升 B、盈虧平衡量下降 C、變動成本占銷售額的比重上升 D.變動成本占銷售額的比重下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邊際貢獻率的大小取決于單位變動成本與售價的比值,即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率上升,邊際貢獻率下降;變動成本率下降,邊際貢獻率上升。平衡量與邊際貢獻率沒有直接的關聯性。
- 多種產品下盈虧平衡點
- 盈虧平衡點指能使總收入等于總成本的銷量,即息稅前收益為零時的銷量。
- 12-25 關注:0
- CMA必背知識點:銷售與再加工
- 決策涉及到在中間處理步驟之前將產品或服務銷售出去,或者進行再加工然后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產品或服務。
- 12-25 關注:0
- 增加還是減少一個分部
- 分析保留還是淘汰一種產品或一種服務,是一種短期決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成本分析以及該決策給凈營業利潤造成的影響。
- 12-25 關注:0
- CMA知識點:風險管理
- 風險識別風險確認的過程需要通過有計劃且細致的方法在運營的每個方面來查找潛在的風險,并確認那些重要的風險領域。并不對這些威脅作出
- 12-24 關注:1
- 管理會計基礎知識:市場均衡
- 均衡是指商品價格使得供給數量等于需求數量的狀況。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是均衡時供給(或需求)的價格和數量,這個價格也叫市場出清價格
- 12-24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