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期間現金流
CMA考點之營業期現金流
為了啟動項目而發生了必要的初始期現金流出后,企業希望從隨后期間獲益而產生的現金流;
包括:銷售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和運營所產生的現金流出。
會計利潤:收入-付現成本-非付現成本(折舊)-所得稅=稅后利潤(凈利潤)
營業現金流:
公式一:凈利潤+非付現成本(折舊)=營業現金流
公式二:營業現金流=(營業收入-營業成本)×(1-所得稅稅率)+折舊=(營業收入-付現成本)×(1-所得稅稅率)+折舊×稅率
其中:折舊×所得稅稅率即為折舊稅盾;
注意:所有項目均為增量的概念,尤其需要注意折舊稅盾的計算,如果為重置項目,則折舊稅盾=(新設備折舊-舊設備損失的折舊)×所得稅稅率
營業期現金流的經典例題分析
為了增加產能,Gunning公司正考慮在1月1日用新技術改良的設備替換現有的設備。Gunning公司正在考慮的信息有:新設備將用$160,000的現金購買,運輸、安裝和調試將花費額外的$30,000。新設備預計可以增加每年的銷售20,000個,銷售價每個$40。增加的付現經營成本包括每個$30的變動成本和每年$40,000的固定成本。如果在新設備上的投資將馬上需要增加營運資本$35,000。這個現金流出將在5年后被收回。Gunning在財務報表和報稅上都使用直線折舊法。這個新設備有5年的使用壽命和0殘值。Gunning要交40%的公司所得稅。要求計算Guning公司的第一年的經營現金流。
解析:初始投資設備:$160,000+$30,000=190000年折舊額=190000/5=38000
方法一:息稅前利潤=20000*(40-30)-40000-38000=122000現金流量=122000*(1-40%)+38000=111200
方法二:現金流量=(20000*10-40000)*(1-40%)+38000*40%=96000+15200=111200
- 所得稅的考慮事項
- 所得稅考慮事項來自資本投資的現金流會產生各自納稅效應。
- 12-20 關注:0
- 營業期間現金流
- 為了啟動項目而發生了必要的初始期現金流出后,企業希望從隨后期間獲益而產生的現金流
- 12-20 關注:0
- 區別投資決策和融資決策
- 企業的管理者在做任何一項決策時,其目的都是為增加股東的價值。這個邏輯在資本預算中同樣適用。
- 12-20 關注:0
-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asset pricing model)是一種描述風險與期望收益率之間關系的模型。
- 12-20 關注:1
- CMA基礎知識:投資組合
- 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又稱為市場風險、不可分散風險、或不可避免風險)是指,由市場整體收益率變化所引起的股票或投資組合收
- 12-20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