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青振鄉企”實踐團一行深入四川省宜賓市高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走進政府部門,當地企業,社區和家庭,通過問卷訪談、產業調研、就業服務、文化體驗、公益互動等多種形式,深入基層一線,踐行青年擔當,為高縣的發展注入了青春動能。
聚焦就業民生,傾聽基層聲音
2025年8月28日,實踐團先后走訪高縣就業創業促進中心、符江社區,圍繞就業問題展開深度調研。在就業促進中心,同學們與副主任蔣雪、人才引進專員黃川等進行座談,就簡歷優化、面試技巧、實習崗位對接、就業觀念引導等話題開展交流。中心工作人員結合一線經驗,為大學生提出了寶貴建議,強調“專業匹配度”“核心能力提升”和“理性擇業”的重要性。
在符江社區,實踐團在王書記的帶領下,走進居民家中、小區廣場、沿街商鋪,開展“社區住戶就業情況及就業形勢看法”問卷訪談。同學們與不同年齡、不同就業狀態的居民面對面交流,收集了大量一手數據,深入了解失業人員再就業需求、靈活就業者保障訴求、中老年群體數字求職困難等現實問題。居民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走訪很接地氣,讓我們有地方說話、有渠道反映問題。”

(圖為副主任蔣雪與實踐團成員進行交流 楊澤屹 許健樂 供圖)
探訪特色產業,感悟鄉村振興
實踐團還深入高縣龍溪茶葉科技園和四川新絲路絲綢有限公司,實地感受地方特色產業的創新發展。在茶園,同學們參觀了自動化制茶車間、高山種植基地,了解茶葉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標準化生產,體會“科技賦能農業”的現代農旅融合模式。
在絲綢公司,同學們走進蠶桑文化館,聆聽絲綢歷史講解,欣賞精美絲綢制品,體驗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公司還展示了其人才公寓和員工福利,體現出企業對人才引進的重視與投入。

(圖為黨委書記張躍新為實踐團講解 許健樂 楊澤屹 供圖)
舉辦公益活動,搭建全齡就業互動平臺
2025年8月30日下午,實踐團聯合符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高縣萬達廣場舉辦“職引未來·樂業高縣”就業趣味互動活動。通過職業拼圖、行業前景描繪、就業問卷調研等形式,吸引百余名居民參與,覆蓋老、中、青三代人群。孩子們畫出職業夢想,青年人模擬職業規劃,長者分享職場經驗,現場氣氛熱烈,反響良好。
活動不僅打破了就業信息壁壘,也構建了“政—社—企—民”四方聯動的就業服務新模式,為高縣就業生態注入了活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活動現場 楊澤屹 許健樂 供圖)
關愛獨居老人,傳遞青春溫暖
2025年8月31日,實踐團走進陽光小區,探望獨居老人。同學們幫助老人打掃房間、清理衛生死角,陪伴他們聊天、翻看老照片,傾聽他們的故事與心聲。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眼中閃爍著淚光,仿佛迎來了久違的親人。
活動不僅改善了老人的生活環境,更是在同學們心中埋下了“尊老、愛老、助老”的美德種子,讓溫暖在代際之間傳遞。

(圖為實踐團成員幫老人打掃房間 楊澤屹 許健樂 供圖)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是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推進實踐育人、服務地方發展的重要舉措。同學們在走訪中調研、在交流中學習、在服務中成長,既提升了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也為高縣就業服務、產業發展、社區治理和養老服務提供了青年智慧與青春力量。
高縣團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類活動有效促進了校地合作與資源共享,歡迎更多高校學子走進高縣、了解高縣、建設高縣,共同書寫鄉村振興與社區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