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場的綠意盎然中,山東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參與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親身體驗并見證了源泉鎮獼猴桃產業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源泉鎮,作為山東省最大的獼猴桃種植基地,以其1.5億元的銷售收入和戶均增收2萬元的顯著成績,展現了獼猴桃產業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的巨大潛力。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山東理工大學青鳥聯農實踐團的成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考察了獼猴桃的種植情況和產業發展模式。
在負責人的引導下,志愿者們了解到源泉鎮獼猴桃種植基地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采用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方法。源泉鎮獼猴桃以其無毛、抗凍的特性,以及山區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為獼猴桃的糖分和養分積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淄博祥盛專業種植合作社的1000多畝獼猴桃園,每棵獼猴桃樹都承載著農民的希望和夢想。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源泉鎮獼猴桃產業不斷創新銷售模式,包括微商、批發收購、采摘和直播電商等。特別是電商銷售的創新,祥盛合作社通過快手、抖音等互聯網平臺,結合自媒體的力量,成功打造了博山獼猴桃的專屬品牌。此外,針對物流運輸中獼猴桃易損壞的問題,合作社還開通了獼猴桃物流運輸專線,確保了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和安全。
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山東理工大學的志愿者們不僅學到了寶貴的農業知識,更深刻體會到了科技創新和電商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他們紛紛表示,將結合自身所學,為源泉鎮獼猴桃產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源泉鎮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是山東理工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生動實踐。志愿者們的參與和實踐,不僅為當地農民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電商的深度融合和物流創新的推進,源泉鎮獼猴桃產業的明天將更加光明,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