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到8月3日,澤韻新生實踐服務團赴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東雙溝鎮濱湖社區開展了為期七天的實踐服務活動。團隊成員們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層,通過墻繪美化鄉村、入戶關愛老人、助力農業發展等系列行動,在實踐中踐行責任,為洪澤區的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
墻繪賦能,為鄉村添彩增色
實踐首站,團隊聚焦鄉村環境美化,在洪澤區多個村落開展墻繪創作。隊員們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田園風光和鄉村振興主題,精心設計圖案,拿起畫筆在斑駁的墻面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畫面——既有展現農耕場景的豐收圖,也有傳遞文明新風的生動圖畫,更有融入洪澤湖元素的水鄉風情畫。七天里,原本單調的墻面變成了“會說話的文化墻”,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為鄉村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溫情走訪,用關愛溫暖夕陽
“大爺,您最近身體怎么樣?”“家里的農活忙得過來嗎?”在下鄉關愛老人活動中,隊員們分組走進村落,挨家挨戶走訪獨居、高齡老人。他們與老人促膝談心,傾聽老人的生活瑣事和過往故事,詳細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一位老人拉著隊員的手感慨道:“孩子們來了,家里熱鬧多了,心里也暖烘烘的。”短短幾天,隊員們用真誠與陪伴,為鄉村老人送去了青春的關懷,讓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實踐中得到傳承。

深入田間,為農業發展獻策
為助力當地農業提質增效,團隊還針對洪澤區農業種植大戶開展了專題調研。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與種植大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當地主要農作物的種植規模、生長情況、銷售渠道以及面臨的技術難題和市場挑戰。結合所學知識,隊員們協助整理市場信息,探討電商銷售等新模式。此次調研不僅讓隊員們深入了解了基層農業發展現狀,更以實際行動為種植戶排憂解難,搭建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橋梁。

文化探訪,深刻感悟治淮史
為深入了解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與淮河治理歷史,團隊前往淮安段運河沿岸開展實地考察。隊員們漫步文化長廊,參觀水利設施,學習大運河的歷史演變、生態保護措施以及治淮工程中的科技創新。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淮河治理對農業、生態和民生的重要意義。此次參觀不僅加深了大家對水利文化的理解,更激勵了青年學子傳承治水精神,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七天的實踐雖短,卻讓澤韻新生實踐服務團的隊員們收獲滿滿。從畫筆勾勒的鄉村美景,到與老人相處的溫情瞬間,再到田間地頭的實踐探索,隊員們在服務基層中錘煉了本領,在奉獻社會中收獲了成長。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聚焦基層需求,組織更多實踐活動,讓青春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過程中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