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綠蔓紅果富鄉村”實踐團抵達貴州省羅甸縣龍坪鎮,深入火龍果種植基地開展產業調研。在合作社農戶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走進田間地頭,實地考察“紫紅龍”、“粉紅龍”等優質火龍果品種的生長狀況,詳細了解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歷程。
▲圖為實踐團在火龍果種植園合照
調研過程中,農戶實地演示了物理防蟲技術的創新應用。實踐團成員觀察到,基地采用環保型物理驅蟲裝置替代化學藥劑,在有效防治果蠅等病蟲害的同時,保障了火龍果的綠色無公害品質。該生態種植模式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契合現代消費市場對健康農產品的需求,展現了科技賦能農業的生動實踐。
▲圖為農戶向實踐團講解防蟲裝置工作原理
在近三小時的田間走訪中,實踐團系統記錄了火龍果從育苗、栽培到采收的全流程。農戶特別介紹,當地堅持遵循二十四節氣規律耕作,采用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的種植方式。通過面對面交流,實踐團不僅深入了解到山地農業面臨的機械化推廣難、水源保障不穩定等現實挑戰,也深切感受到農戶對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迫切需求。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農戶進行種植技術交流
“這些果子都是十成熟才采摘,甜度很高。”農戶托著飽滿的“紫紅龍”火龍果向實踐團介紹。通過實地觀察,成員們發現羅甸火龍果因受益于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富硒土壤條件,從而果肉肉質綿密、糖分充沛、品質特色鮮明。這種對品質的堅守,使其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火龍果種植園
離園時,農戶緊握實踐團隊長的手感慨:“大學生走進果園,給我們帶來了新思路、新視角!”當日調研不僅讓實踐團收集到產業一線數據,更深刻領悟到科技助農對于提升農業質效的關鍵作用。團隊將充分發揮機電工程專業優勢,聚焦節水灌溉、智能分揀等環節,設計針對性技術方案,為當地山地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貢獻智慧力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