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廣州新華學院至善至美實踐突擊隊奔赴汕尾市新山村,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從解碼紅色基因的調研,到傳播紅色文化的直播,再到挖掘鄉村振興故事的人物訪談,隊員們以青春之力,探尋紅色文脈,賦能鄉村發展,在新山村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實踐印記。
至善至美實踐突擊隊隊員為探尋紅色基因,利用紅色教育課程的間隙,深入新山村紅色革命遺址與紀念館,實地調研紅色故事、革命精神與當地紅色文化傳承情況。隊員們帶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對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感,走進這片紅色圣地。調研過程中,隊員們采用“實地考察+深度訪談+問卷調研”的多元方式,全方位梳理當地的紅色文化與發展現狀。隊員們認真聆聽革命先輩的故事,從“黎明前的暗戰”到“烽火中的堅守”,那些熱血與犧牲的片段,讓紅色基因在隊員心中愈發清晰。大家與村里的老黨員交流,記錄下珍貴的紅色記憶,將調研所得轉化為傳承紅色文化的動力,為后續傳播紅色故事筑牢根基。此刻,青春誓言正與土地共振—今日調研中記錄下的每一條寶貴意見,終將化作托舉民族復興的堅實腳印。
圖為突擊隊隊員出發調研。 黃煜荑 供圖
突擊隊隊員為更好宣傳新山村當地特色民俗文化,助力紅色革命基地旅游產業發展,在新山村進行了以“鏡頭帶你逛紅村,打卡革命舊址”+“溯源擂茶非遺密碼,解鎖海陸豐地道風味”為主題的兩場線上直播。
在開展直播前,至善至美實踐突擊隊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了精心籌備。隊員們深入挖掘新山村紅色文化內涵,梳理當地特色,將革命故事、非遺技藝、產業發展等內容進行整合。同時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從直播流程把控到隊員分工協作,反復打磨。直播里,隊員帶大家云逛新山村,不僅打卡當地旅游路線、講解紅色革命研學基地的文化,還介紹了“穗妞”這個IP衍生的文創周邊。第二場直播則聚焦汕尾擂茶這一廣東非遺,隊員們親手演示擂茶制作,還分享了海陸豐的小米、菜粿、薄餅等特色美食,讓大家真切感受到當地非遺和美食的魅力。直播結束后,團隊對傳播效果進行復盤。數據顯示,直播期間觀看人數達1.37萬,點贊數超2.6萬,有效提升了新山村紅色文化的傳播力。更重要的是,用創新的直播形式,讓更多人關注到新山村的紅色底蘊與發展潛力,為鄉村文化傳播、產業推廣開辟了新路徑。
圖為直播現場隊員們為觀眾解答問題。 黃燕婷 供圖
突擊隊隊員走進新山村委會,對話新山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呂湖泳,聽他講述如何用一件件民生實事、一樁樁文化工程,讓這座村莊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煥發新生。呂湖泳書記介紹,新山村曾是貧困村,環境差,后來通過公廁翻新、垃圾和污水處理、整治閑置地塊搞綠化,讓環境煥然一新。環境好了之后,村里靠推廣優質水稻、邀請專家指導增收,還建了研學和農業實踐基地發展旅游。同時,村里深挖紅色資源、保護古村韻味,讓紅色精神融入家風,文化成了亮眼名片。從廁所干凈到污水變清,從稻田飄香到小店盈利,從紅色故事到古村韻味——新山村的振興,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藏在一件件為民辦實事的細節里。正如書記所說:“把環境治好、把產業做活、把文化留住,鄉村振興就有了底氣。”
圖為突擊隊隊員采訪黨總支部書記呂湖泳。 王一斌 供圖
廣州新華學院至善至美實踐突擊隊的新山村之行,是一場紅色文化探尋與鄉村振興賦能的青春實踐。從調研解碼紅色基因,到直播傳播紅色文化,再到訪談挖掘鄉村振興故事,隊員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青春使命。讓新山村的紅色文化 “活” 在鏡頭里、“傳” 在故事中、“興” 在產業里,也讓更多人看到鄉村振興中文化與人才的力量。未來,這份青春實踐的火種,必將繼續在傳承紅色基因、賦能鄉村發展的道路上,燃燒出更熾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