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華學院至善至美突擊隊于汕尾市海豐縣新山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期間,已連續數日扎根鄉村、深耕實踐,開展“情暖新山,薪火永續”系列主題活動。7月18日,“童心銀齡同堂樂” 主題支教活動在新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序開展,此次活動將紅色基因傳承與健康生活倡導深度融合,為當地老人和孩子們送去知識滋養與溫情陪伴,以青春行動書寫著雙向賦能、代際聯結的溫暖篇章。
課程伊始,授課的隊員以“你們知道紅軍的帽子是什么樣的嗎”這一問題作為課堂引入,深情講述紅軍帽的故事。從八角帽的象征意義,講到革命年代艱苦的生活條件,村內的孩子和老人們圍坐在講臺下,認真聆聽,眼神里充滿了對那段烽火歲月的崇敬與好奇,一頂頂小小的紅軍帽在孩子們手中傳遞,觸碰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代代傳承的革命星火的延續。
(突擊隊員利用八角帽引入課堂)
故事點燃的熱情,瞬間在指尖綻放。在隊員輕聲引導下,孩子與老人圍坐成圈,捧起五彩超輕黏土。揉、捏、壓、貼,一粒粒紅色漸漸聚攏,化作掌心的小紅花;ò瓯∪缦s翼,卻承載著厚重的記憶;棱角雖稚拙,卻挺拔如烽火中的英姿。紅色不再只是課本里的照片,而是可觸、可嗅、可傳遞的溫度。一朵小花,兩代心跳,同一束星火,在指尖鮮活地延續。
(突擊隊員帶領小朋友做手工)
(老黨員和小朋友認真做黏土)
隊員精心設計的“猜紅歌”環節,以一段段前奏點燃課堂。至善至美突擊隊的隊員們與村內的老黨員奶奶即興對唱,熟悉的旋律響起,高昂的歌聲在教室里回蕩——歌聲里,有硝煙里的號角,也有稻花香里的守望;旋律間,紅色基因跨越年輪,革命情懷在互動中不斷延續。
(隊員和老黨員齊唱紅歌)
隊員化身“健康小導師”,為老人講解中醫穴位知識,現場示范按摩手法,從“養老穴”到“足三里”,隊員們耐心指導著,爺爺奶奶認真學習著,一按一揉間,傳遞的不僅僅是健康關懷,更喚醒著對傳統養生智慧的關注。
(突擊隊員示范按摩手法)
輕快的節奏在耳邊響起,隊員帶領老人、孩子開啟“拍拍操”之旅。大家跟著指令,拍手、拍肩、拍腿,動作整齊又歡快,老少同頻互動,一拍一打間活動著筋骨,健康與活力在歡聲笑語間綻放,成為支教活動中一道溫馨的風景線。
(突擊隊員帶領老人小孩一起做拍拍操)
活動接近尾聲,我們懷著崇敬之情,為老黨員送上一份特別的文創產品。這份我們親手設計制作的文創產品,它如同薪火,傳遞著我們對老黨員同志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隊員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讓孩子們在傾聽與創作中走近了革命歷史,種下了紅色的種子;爺爺奶奶們在活動中收獲了健康知識,感受到了青春的朝氣與社會的關愛;而作為支教隊員的我們,則在這場跨越年齡的互動中,深刻體會了服務與奉獻的價值,見證了傳承的力量。
(集體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