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月,安徽省巢湖學院“銀屏鄉韻,美育普及”鄉村美育推廣實踐團的11名青年學子,懷揣著對鄉村教育的熱忱與憧憬,深入巢湖大地,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三下鄉”之旅。他們以美育為翼,試圖為鄉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讓藝術之光在鄉村孩子們的心中悄然亮起。
實踐團首站抵達了巢湖市三瓜公社。目光所及之處,特色民居與民俗展品相得益彰,鄉土美食的香氣四溢,傳統技藝的精湛讓人嘆為觀止。隊員們漫步其中,用心觀察和記錄。他們發現,這個以“電商+旅游”聞名的鄉村,巧妙地將文化傳承與現代發展融為一體,為鄉村美育提供了生動的現實教材。這種融合模式,讓隊員們看到了鄉村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的巨大潛力,也為后續的美育推廣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在這里,隊員們還與當地商戶深入交流,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在當地的落地成果,以及鄉村產業在帶動就業、促進文化傳承方面的重要作用。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三瓜公社門前合照紀念。張雨超攝
緊接著,實踐團走進了巢湖博物館,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浮雕墻上的磚雕、舞俑、農具等展品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巢湖千年的歷史故事。隊員們沉浸其中,深刻認識到傳承中華文脈的重要性。他們明白,只有將文化傳承融入鄉村教育,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并熱愛本土文化,才能真正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博物館的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還積極與講解員交流,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這為他們后續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圖為巢湖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海攝
深入銀屏鎮三勝村是實踐團此行的關鍵一步。隊員們走進村委會、圖書室等地,與村干部、村民和孩子們親切交流。在與村民們的交談中,他們看到了鄉村對美育的渴望,也感受到了鄉村教育在資源和師資方面的不足。這讓他們更加堅定了要為鄉村美育做實事的決心。通過調研,他們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為后續制定個性化美育課程筑牢了基礎。在與村干部的交流中,隊員們還了解到鄉村在推進基層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這讓他們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三勝村調研。張雨超攝
實踐團在銀屏鎮三勝村開展的支教活動,成為了本次“三下鄉”之旅中最為精彩的一筆。課堂上,年輕的“老師們”用風趣幽默的方式向孩子們傳授美育知識,將藝術與鄉村孩子的純真世界緊密結合。在漆扇制作課上,孩子們手持扇坯,用五彩顏料描繪出心中的美好愿景;艾草錘手工課中,孩子們巧手翻飛,將艾草與愛心一并錘入布袋。歡聲笑語回蕩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知識的傳遞、文化的浸潤、藝術的創作,為孩子們的童年添上了絢麗的色彩,也在他們心底種下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教過程中,團隊成員還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美育項目,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溝通、學會分享、學會共同進步。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三勝村支教活動。張海攝
在實踐接近尾聲之際,實踐團在三勝村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游園小活動。團隊成員與孩子們漫步在村間小道上,用畫筆記錄下鄉村的美景。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感受著藝術的魅力,對鄉村的熱愛也在心中悄然生長。此刻,美育已不再是課堂上的知識講授,而是融入鄉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成為孩子眼中的驚喜、手中的創造、心中的感動。在游園活動中,團隊成員還引導孩子們關注鄉村的生態環境,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讓孩子們懂得珍惜和保護自己美麗的家園。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三勝村組織游園小活動。張雨超攝
在這次“三下鄉”實踐中,巢湖學院“銀屏鄉韻,美育普及”鄉村美育推廣實踐團的成員們用眼睛觀察、用腳步丈量、用心靈感受,將青春力量深深扎根鄉土大地。他們不僅為鄉村孩子帶去了豐富的美育知識,還在鄉村播撒下了美育的種子,讓鄉村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這次活動,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也讓團隊成員們更加堅定了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的決心。未來,他們將繼續踐行青春使命,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讓美育之花在更多角落綻放。他們相信,美育的力量將如同點點星光,匯聚成璀璨銀河,照亮鄉村孩子們的前行之路,為鄉村振興描繪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圖景。
團隊負責人:張海
聯系方式:18726760358
投創作者:章鑫鑫
聯系方式:152400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