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淄博市源泉鎮鄉村振興發展狀況,同時更好的提高社會實踐調研成果,7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林小青”實踐團赴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對呂海峰進行了交流訪談。
走進源北村,立馬會被村里寬闊整潔的廣場吸引,村里的老人在廣場上悠閑的散步,孩子們在追逐嬉鬧,寬大的LED顯示屏上播放著黨員教育宣傳和農村技術教育宣傳片,老人們在新建集養老、醫療、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康壽源生態養老中心”享受著幸福的生活......這一切,都離不開村里的好帶頭人,兵支書呂海峰。
源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呂海峰,男,出生于1978年7月,1996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退伍,退伍后一直在本村務農,已連續三屆任源北村黨組織書記。在部隊,他扛起槍保家衛國,退役后,他忠實履行職責,主動擔當奉獻,用自身的行動堅守著一方,保護著一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退役軍人、共產黨員的初心。
談到源泉鎮的鄉村振興,呂海峰講到:“為老百姓辦好事實事,既是份內事,又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持續在美麗鄉村建設上下功夫,提升村容村貌,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做文章,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還要緊抓產業強村,做大做強獼猴桃產業,讓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致富,過上更好的生活。讓獼猴桃成為源泉鎮鄉村振興的法寶。”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獼猴桃種植基地)
通過和呂海峰的交流,實踐團了解到,在他的帶領下全村192戶獼猴桃種植戶全部加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于534畝獼猴桃園,建成了智慧農業示范園區。中央控制室、500噸現代化冷儲庫、獼猴桃交易市場、智慧農業科技平臺相繼建成使用。通過大數據分析決策,對獼猴桃園進行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生產技術管理,實現精準控制、科學預警,降低管理、人力、物料成本,實現標準化生產,提高了獼猴桃品質,銷路好了,村民富了。呂海峰講到:“為了提升獼猴桃的口感,我們獼猴桃產業首創了國內獼猴桃園內生草、水肥一體化、塔形架、增加授粉樹、秸稈還田五配套循環農業管理技術,并且得到了廣大果農和有關部門認可和推廣。”

(圖為實踐團成員同呂海峰進行交流)
在村民走訪中我們了解到,在日常工作中呂海峰同志與村兩委成員定期組織黨員深入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執行黨的決定,與群眾打成一片,尊重廣大群眾的意愿,與廣大黨員還有村民代表開展談心活動,虛心聽取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整修村內主干道路、安裝路燈,興建了廣場和養老中心,為源北村脫貧致富創造條件,使源北村發生了巨大變化,扎實推進了源北村脫貧奔康的進展,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和稱贊。為了應對旱情,在他的帶領下,源北村首先籌集資金對村內的水電設施進行了全面維修和改造,并新打機井兩眼,改善了村民生產條件,充分調動了廣大村民發展獼猴桃產業的積極性。為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2012年投資20萬元,修建了外環路2公里。 2013年投資40萬元,硬化了田間機耕路3.5 公里。2015年投資60萬元,新打機井2眼、增設輸水管道3000余米。2016年完成田間機耕路硬化1.2 公里,實施儲水池翻建及獼猴桃批發市場和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017年修建了 “戶戶通”道路1公里,扎實推進了源北村脫貧奔康的進展,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和稱贊。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民進行交流)
在源泉鎮相關領導的支持下,在呂海峰的帶領下,源泉全鎮現有17個村整村發展,共4000余戶種植戶、參與產業生產近萬人,其中農業產業化企業9家、獼猴桃專業合作社42家、家庭農場50個。其中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個;省級示范社1個,市級示范社4個;國家級案例1個,省級家庭農場1個,市級家庭農場3個;8個企業、合作社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真正實現了讓獼猴桃成為農民致富的法寶,成為源泉鎮鄉村振興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