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挑山工,挑山工;性實在,不談空;步步穩,擔擔重;汗如泉,勁如松;頂烈日,迎寒風;春到夏,秋到冬。”泰山上的挑山工是行走的脊梁,懷揣著對挑山工的敬意,東岳書院“向山而行”理論普及宣講團首先來到“泰山挑山工”的發源地——沙嶺村。從這里開始,挑山工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正在齊魯大地上傳揚,在中華大地中聞名。
“挑山工”這一職業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成王封禪,興盛于20世紀80年代泰山索道修建之時,時至今日依然可以在泰山登山步道的各處看見他們的身影。對于當地村民來說,“挑山工”不僅是泰山地區獨有的一種職業,更是早些年間上至老人,下至青年,祖祖輩輩賴以謀生,賺取家用的唯一途徑。
隨后,志愿者們一起攀登泰山,在中天門、南天門分別展開實踐活動,尋訪挑山工足跡,了解挑山工事跡,向群眾宣講普及挑山工。
泰山科技學院東岳書院“向山而行”理論普及宣講團
一、追溯起源:走進沙嶺村,采訪老一輩挑山工
在沙嶺村,志愿者首先跟隨村委書記一同參觀了泰山挑山工博物館,了解挑山工們的歷史事跡。從秦皇漢武的封禪大典,到現如今的旅游盛況,千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挑山工們勤勤懇懇地把各類需求品從山腳送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高的山頂上。學習了挑山工們的歷史事跡之后,隊員們還近距離觀察了他們的生活工作用具,例如墊肩、撥繩、煤油燈等。透過這些展品,大家對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進一步領悟到“堅韌不拔、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泰山“挑山工”優秀品質。
志愿者還有幸采訪到老一輩挑山工代表——張文亮爺爺。通過爺爺的講解,我們重溫了修建泰山索道的那段崢嶸歲月。“索道輪盤太重,汽車運不上去,直升機也無法負荷,只能靠人抬上去。我們300多個人一起抬著那塊輪盤上去,一共走了三天三夜。”我們跟隨張爺爺的腳步拜訪了其他老一輩挑山工,特此為他們進行了健康檢查,爺爺們都很高興。
在挑山工博物館的學習感召下,我們在挑山工村委會進行了志愿幫扶工作,為挑山工打掃日常居住的房子、和挑山工一起觀看挑山工紀錄片以及為挑山工進行簡單的健康檢查。志愿者為老一輩的挑山工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隊員進行打掃房間
二、跟蹤實踐:登上中天門,采訪挑山工
“身比泰山矮,志比泰山高。肩挑泰山重,足下眾山小。雙肩挑走日和月,雙足踏遍萬重山。”走過沙嶺村,追溯泰山挑山工的起源,懷揣著對挑山工的敬仰之情,東岳書院“向山而行”志愿服務隊緊接著來到了泰山中天門挑山工基地。
志愿者們有幸跟隨王師傅一起前往投放點。從中天門到達云霄之處玉皇頂共有5000多個臺階,其中十八盤,是達到泰山之巔最難走的一段山路,幾乎沒有休息的平地,一路直上云霄。志愿者們在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耗時一個小時到達目的地。來訪的游客也紛紛停下腳步與王師傅攀談,志愿者們也向游客們普及挑山工,為了讓游客更好的認識挑山工職業的可貴性,志愿者借此向游客發放有關介紹挑山工一類的小冊子。在志愿者的普及下,游客們愈來愈多,大家都知道了挑山工這一群偉大而值得尊敬的勞動者。
回到出發地點,志愿者們和挑山工一起圍坐休息。為了更好的融入到挑山工這個集體中,志愿者們拿著自己所帶的食材,親自為挑山工們準備了一桌簡單小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盡管挑山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歲月的推移,老一輩的挑山工都無法在擔任一線工作,時隔至今,僅剩不足十人仍在堅守崗位。我們應該充分認識這一點,并給予他們更多的認可與尊重。讓我們不再忽視他們的存在,而是關注他們、支持他們。讓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挑山工這一群體,正是東岳書院“向山而行”志愿服務隊的初心!
三:宣傳普及:走訪村莊,向群眾宣傳挑山工
“一條扁擔,兩根繩子,上百斤貨物壓上肩;一副肩膀,兩只腳板,幾百里山路任登攀。”挑山工善良淳樸的為人品質是我們的優秀典范。為提高大眾對挑山工做的認識和理解,弘揚“挑山工”不怕苦、不怕累的優秀品質,泰山科技學院東岳書院“向山而行”理論普及宣講團走訪附近村莊,開展了一場獨特而有意義的宣傳活動。
宣講團通過走訪消防站和村委會,與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并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詳細介紹了挑山工作的現狀和意義。團隊成員還與群眾分享了一些經驗故事,激發了大家對挑山工作的興趣。此外,團隊還組織了一些現場演示活動,讓群眾親身體驗挑山工的辛勞和不易。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大眾對挑山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還激發了社區和農村居民對參與和支持挑山工作的積極性。
走訪過程中,隊員們通過話家常、觀看宣傳視頻等形式向鎮上的老人和小朋友進行宣講和普及。隊員們在村莊的走訪中得到了村民的積極支持和肯定。老人們大都知道挑山工這一群體,在隊員們進一步的宣講下,讓他們對挑山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小朋友們表示,他們之前可能并沒有意識到挑山工這個職業的重要性,而通過這次宣講,他們紛紛表示,將會從自己做起,對挑山工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泰山"挑山工"蘊含著中華民族堅毅的思想品格,具有極高的傳承價值。學習泰山"挑山工"不畏艱險,永不懈怠,一往無前,埋頭苦干的優秀品格對于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基于此,這也是我們本次“向山而行”理論普及宣傳團的愿景、使命,隊員們也將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以及這次參加實踐活動的體會,深入探索其優秀品格的傳承與推廣價值,提出傳承與推廣策略,促使新時代大學生勇于承擔新時代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