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活動
6⽉25⽇⾄7月20⽇,河南工業大學愛在福州隊在暑期“三下鄉”在福州市農村開展了為期25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由外語學院的林奕擔任隊長,成員有電氣學院的林楊同學、國際教育學院的陳國齊同學以及法學院的李可盈同學。本次活動是我們隊伍發揮各自領域的特長,深⼊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組成部分,以“參觀新農村建設下新農村變化,⾛進農民⽇常⽣活”為活動主題。
6⽉24⽇上午8點,我們做好前期部署工作。由于疫情影響,隊長林奕開展了騰訊會議,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了任務的安排。隊長林奕向大家提出了⼏點要求,她認為⼤家把握好這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感受新農村的發展和變化,在活動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培養⾃⼰的社會責任感,提⾼⾃⼰的綜合能⼒。
6月8日起,我們制作了“鄉村振興”調查問卷并發布到互聯網上,供村民填寫,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由于時間段特殊,且部分村民不具備電子設備的能力,因此填寫問卷調查人數偏少,約50人左右,但比例均衡,也能反映出村民們的訴求。
6月12日,電氣學院的林楊同學和國際教育學院的陳國齊同學合力搜集數據,并制作出數據圖,方便我們直觀地進行分析。
6月25日-6月30日,我們不同區域開展農村調研,拍攝相關圖片來展示農村現狀。
7月1日至7月15日,我們在各區域進行實地體驗。如:幫忙干農活、拜訪老人,關愛孩子、協助當地疫情防控等。我們還根據自己不同的領域制作海報以此來宣傳黨的相關政策,幫助村民理解新型農村建設的過程。隊長林奕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套種”的科學種植模式,農業⽣產效率很⾼。她和正在⼲活的農民們⼀起除草,共同感受勞動的⾟苦和快樂。在這個蔬菜基地⾥,各種農機的使⽤已⼤⼤減少了農業⽣產的勞動強度。不過,由于地形等條件制約,許多農機的性能和適⽤范圍還需改進,這需要科學技術的⽀持。她與林楊同學開展交流,了解到相關電氣知識,林楊同學感到這也是電⽓系同學今后可以努⼒的⽅向。
7月14日下午,林奕參觀了壺井敬⽼院。該敬⽼院硬件設施和服務⽔平⼀流。漂亮的公寓,整潔的居住環境,還有京劇活動室,供老人們娛樂。林奕說她見證了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黨和政府對⽼⼈特別是“五保⽼⼈”的優撫,使他們⽼有所養,⽼有所樂。
7月15-7月20日,協助當地村委完成工作,了解黨的相關政策,進行紅色宣傳,為農村發展出謀劃策。在這個階段,我們各自寫了自己的考察情況以及自己的建議。
由于疫情因素,我們提前完成了社會實踐,7月21日晚8:00,隊長林奕對每個成員的報告進行潤色刪改,最終形成了一份總報告——《鄉村振興下福州農村發展調研總報告》。
7月23日晚上, ⼤家⼀起交流了在本次活動中所獲得的收獲與體會。隊員們紛紛表⽰,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了解了農村的很多實際情況,學到了很多書本⾥學不到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活之中,要不斷提⾼⾃⼰的綜合素質,為新農村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的智慧和⼒量。
作者:隊長:林奕 隊員:林楊 陳思齊 李可盈 來源:愛在福州社會實踐團體
- “雛鷹”振翅心系青年,鷹擊長空愛達亞運
- 為迎接亞運、宣傳亞運、助力亞運,展示“中國新青年”的風貌,同時積極響應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7月15日,信息
- 08-02 關注: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