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與此同時,推動婦女權益保護工作成為鄉村振興法治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助力鄉村法治振興,廈門大學“止于廌善”社會實踐隊深入廈門市同安區開展實踐調研活動。于7月19日、22日,“止于廌善”社會實踐隊與同安區多機關多部門深入開展相關實踐活動,探尋婦女權益保護有效路徑,助力推進鄉村法治振興。
云訪談,對話婦聯識民情
7月19日下午,實踐隊開展實踐調研第一項活動——同安區婦女聯合會線上訪談。同安區婦女聯合會相關工作人員接受訪談,細致介紹了婦聯的工作內容和當前婦女權益保護工作開展現狀。同安區全區共142個村居,每個村居設有一位婦聯主席。為開展基層婦女權益保護工作,區婦聯設有信訪窗口和專門熱線以供接訪群眾求助。接到群眾求助或公安機關的案件函件后,婦聯一般會先進行調解,同時安排有公益律師在區婦聯駐點接訪,并與司法局聯合開辦婦女法律援助站,為符合援助要求的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針對近年來區婦聯接辦婦女權益相關案件數量增長的情況,工作人員和實踐隊隊員一致認為隨著網絡的發展普及,女性對自身權益保護方面的意識正不斷覺醒。由于普法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以及婦女權益保障體系的持續完善,婦女聯合會的存在感逐漸加強,越來越多人遇到問題會向婦聯尋求幫助。工作人員也與實踐隊隊員探討了婦聯目前工作存在的問題,如矛盾協調后續情況跟進難度大,工作人員人手不足等情況。
進機關,法援中心展活動
7月22日,實踐隊參訪同安區法律援助中心,開展座談會深入了解同安區法律援助工作具體情況。座談會上,同安區司法局局長對實踐隊表示歡迎,鼓勵大學生與法律實務部門進行廣泛交流。他指出,“應該看到社會上遵紀守法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社會上很多需要教育幫扶的一面。” 他對實踐隊隊員表達了殷殷期望,強調法學專業學生更應該在未來承擔好運用法律彰顯正義的責任。
座談會上,同安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基層科、社矯科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與司法局專職、兼職法律援助律師為實踐隊員詳細介紹了在保護婦女權益方面各自的工作內容、針對性措施和相關普法活動等,并全面詳細回答了實踐隊的提問。相關工作人員指出,當前婦女權益保護的案件集中體現在婚姻家庭糾紛。司法局在婦女權益保護方面做出多層次努力,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會定期進村入戶排查,工作人員平時會入村進行相關普法宣傳,以及指派法律援助律師為經濟困難的個人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無償法律服務。
“雖然現在鄉村地區經濟條件有所提高,但我在工作中發現,相當多數鄉村婦女思想上仍停留在‘圍著灶臺、丈夫、兒女轉’的狀態。”法律援助中心吳律師對鄉村婦女權益保障工作深有體會,農村的部分落后觀念和不成文的“村規民約”一定程度上會打擊農村婦女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信心。在座談會中,工作人員還提到婦女權益保護案件中存在的其他難點問題,如調解方式難以持續跟蹤且不具有強制力,導致調解解決糾紛的效果有限等。實踐隊成員后續將針對調研中了解到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研討,探尋解決思路。
入校園,情景短劇促普法
“我爸爸經常喝醉了就在家里打我媽媽,我和媽媽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一位同學趴在書桌上,泣不成聲。另一位同學拍了拍她的肩安慰著說:“村里通知今天有關于婦女權益保護的普法宣傳活動,咱們放學一起去看看?”7月22日下午,教室里回蕩著孩子們稚嫩的聲音,這是實踐隊隊員們正在帶領同安區當地的小學生們編排演繹保護婦女權益的普法情景劇。
為普及婦女權益保護相關法律知識,幫助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更好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實踐隊隊員認真打磨劇本,選取典型案例,做好角色分配,從小朋友的興趣點出發帶領他們親身體會以家暴為例的婦女權益受損案件的發生和解決過程。編排演繹典型的案例與故事,身臨感受法庭的莊嚴與肅穆,加深了小朋友們對法律的了解,親身扮演當事人參與法律援助的過程也激發了小朋友們對法律的認同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法律就在身邊”,對進一步推進法治建設、宣傳法律援助、創新法治教育形式,培養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恰逢建團百年,廈門大學“止于廌善”社會實踐隊通過調研與實踐,發揮廈大學子專業特長,考察調研同安區婦女權益保護現狀,探索當地法律服務工作模式,進行婦女權益保護法律援助的普法宣傳活動。盡己所能地為推動鄉村法治振興,為保障婦女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做出貢獻,展現當代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
圖、文:廈門大學“止于廌善”社會實踐隊